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订房排行 > 【非遗52日丨报名】做一盏宫灯,点亮京城的灵魂之眸

【非遗52日丨报名】做一盏宫灯,点亮京城的灵魂之眸

  • 发布时间:2020-11-04 03:57:0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下半阕早已谙熟于心,那上半阕所说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是什么树?“宝马雕车香满路”是要出门去看什么?“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又是什么表演呢?

其实上半阕所描述的,正是正月十五晚上满城灯火的景象。花灯之多犹如千树开花,达官显贵携眷出门观灯,皎洁的月光下,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漫天飞舞……

灯最早是夜晚照明和引步的工具,从什么时候起有了第二副面孔呢?

据说当年东汉光武帝统一天下,建都洛阳。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资。《旧都文物略》中记载:“宫中各式灯品,雕刻彩画,精美绝伦。因出于宫中特制,称为‘宫灯’”。这便是“宫灯”名字的由来了。宫灯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灯具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有了“上元赏灯”的习俗。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全城张灯结彩,半月小息。到了唐代,宫内张灯十分盛行,春节时宫中悬挂各种灯盏,正月十五元宵夜,皇帝、后妃还微服到民间观灯。唐玄宗时,灯事尤盛,朝廷倡导,贵族风行,百姓效法,举国若狂。


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华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宋代时,灯具品类更加繁多,尤以苏杭等地制作的彩灯最为精致,“东风夜放花千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明朝永乐年间,为修建北京故宫,朝廷征调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为宫廷制作灯具。到了清代,宫廷内务府专设造办处,其中有专为宫廷制作和修理宫灯、花灯的灯库。后来宫灯作为帝后赏赐王公大臣的礼品开始传出宫外,逐渐流入民间。

宫灯选料精细,采用各种高级硬木和质地优良的硬杂木做灯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其造型结构绝大部分承继了明清两代的传统风格。

一只宫灯从设计图形、制作灯体各部分结构,到细致打磨白茬活、涂漆、画灯画,再到配以编织的灯穗等,有上百道工序,基本都是手工操作,充分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特点,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工艺之精华。

翟玉良作品

宫灯的绝大部分工序都由纯手工完成,这就要求制作者既要精通国画,还要熟悉木工,因此这项手艺的传承十分不易,每一只繁复绚丽的宫灯背后,都离不开匠人几十年如一日对手艺的坚守和汗水。

翟玉良作品

2008年,北京宫灯以灯彩的扩展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受国家重视和保护的传统美术代表性项目。

宫灯在历史的流变中保持了统一的风格,这归功于一代代手艺人骨子里一脉相承的审美。按师傅们的说法,做宫灯的“凭手艺吃饭”,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营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专注这营生的种种细节,陶醉于此废寝忘食,从中得到无数乐趣。

本周,“宫灯”非遗传承人翟玉良走进角楼图书馆,讲述他数十载的“伴灯情”,并亲自带领大家制作一只灯笼。五一小长假,且看先生如何妙手生花吧…


主丨讲丨人

翟玉良

北京宫灯专业技师

北京传统宫灯技艺传承人

翟玉良,1955年生人。1975年进入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在老艺人郭汉的传授下,由简至繁学习了刮、烙、锼、雕、刻、起线、截肩等宫灯制作工艺。翟玉良有三十多年的制作经验,能熟练操作完成宫灯的各项工序,曾参与制作天安门城楼、历代帝王庙、恭王府、故居、北京饭店贵宾楼等处装饰用宫灯的制作,在异形宫灯的设计制作方面尤有创新。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18年4月29日(周日)

                   09:30-11:30(请提前10分钟入场)

活动地点:角楼图书馆一层

活动名额:30人

活动费用:30元(活动材料)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注:一份费用仅限一人参加

(报名后请保存好电子票 ,签到需扫码验票)


提示

1. 角图活动欢迎团体预定,合作邀约请发至邮箱jiaotuvip@163.com

2. 活动将开通直播,请关注新浪微博“角楼图书馆”观看。


读者咨询请加“角图小助手”微信好友


【交通提示】

【自驾路线】左安门桥向北,驶入左安门内大街,再向东驶入龙潭东路200米即到

【公交路线】地铁14号线方庄站A口出,向北步行至龙潭东路后,再向东行200米即到,也可单车前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