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我才正式和GGU签约,没错!重申一遍!就是12月,刚刚和培训师又看了一遍合同才发现我真的签得这么晚。当时在10月份才开始考虑出国的事情,那时很快就和GGU线上开过一次meeting,但是因为实习的忙碌加上对签约条款的考量,我一直磨蹭到了12月才正式签约(在那之前已经在老师建议下又考了一次雅思),而一旦正式签约了,GGU迅速就为我分配了培训师和mentor Boss Gong,一切就在极短的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迅速推进起来了。
恐怕我是少有的连签约都不在现场的学生了,事实上,直到那几个结果下来之前,所有的申请全部都是线上完成的,感谢微信。。。这就说道为何是披荆斩棘的申请路,大四上整整一学期我都在外地参加实习,从早工作到晚几乎没有个人时间,犹记得,当时我利用中午仅有的几十分钟休息时间,饭也没吃就抱着电脑跑到的村落间安静的街道上与培训师和Boss Gong开meeting,龚老师逻辑清晰地为我指出自己CV中太过烦冗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并指导我去调整顺序、突出亮点、大胆删减进行修改。后来又在Boss Gong的引导下去挖掘自己的亮点,用一个严谨的逻辑构成了自己PS的主体段落。除了申请文书,英语成绩也需要再考,后来实习期特地请了几天的假去了附近的城市考试,结果并不理想,但发现在申请中并没有什么影响,想去的专业都以conditional offer的形式下来了。
说是末班车一点都不为过,这次申请我完全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什么叫赶DDL,我从实习基地回京直到RCA网申截止只有三天时间来完成所申的3个专业所要求的writing sample,exhibition review和一个展览大纲,这里要大大地感谢培训师,我是在最后一天才把最后一份文本写完发给他,培训师那天一直等到了凌晨3点才等来native speaker的润色,赶在系统关闭前几个小时把材料交了上去。GGU的靠谱为我整个申请路打了一剂强强的定心针。
我这次的申请并不是大家所推崇的未雨绸缪、详尽规划、细心实践的类型,从12月份签约到1月中旬提交所有材料,错过了前面好几轮的rolling,英语虽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但申请时也不够漂亮,尽管这样,这紧张的2个月却并不是磕磕绊绊的申请之路,我更愿意称其为披荆斩棘的过程,尽管时间有限,但我但凡去完成一件事都是全力以赴不再给自己留后路的,既然完成文书的时间短,那么我就努力一次就写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后面的交给GGU来帮助我修改和润色,经过这样一番锻炼,再来什么样的文书要求我都不会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