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这家独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小饭馆,凭什么一开38年?

这家独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小饭馆,凭什么一开38年?

  • 发布时间:2021-07-10 04:07:24


  • 胡同里深处藏美味


中国美术馆门前的五四大街车水马龙。路南有条翠花胡同,南北向不长,靠南头,灰墙黑瓦的屋檐下,挂了一排红灯笼。门上,有块大木牌子,看了让人惊讶又好奇:悦宾,中国个体第一家。


一到饭点这里就热闹起来,因为餐位有限,不少人在外等位,总有人不时举起手机拍照留影。人们慕名而来,除了为一品飘香三十八年的美味,也为感受这间饭馆所承载的独特历史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业的悦宾餐馆顾客盈门,这一火就火了38年。 视觉中国资料图


,割资本主义尾巴,全中国就没有私人的买卖了,连修鞋的、理发的,都成立了合作社。”远在昌平小汤山附近的一处四合院里,今年86岁的郭培基老人回忆。悦宾饭馆,就是38年前他和老伴刘桂仙一手创办的。


郭培基(右一)与刘桂仙夫妇1980年创办悦宾饭馆。如今刘桂仙已于三年前去世,郭培基老人已是84岁高龄,常年在昌平小汤山休养;四儿子郭洪利(左一)是悦宾餐厅的法人;孙女郭华(右二)则是餐厅的“外交官”,每日为餐厅发展忙前忙后;重孙子小名“宾宾”,取自“悦宾”的“宾”字。38年间,一家四代的生命轨迹都与这间小小餐馆相系。


几年前,郭培基老人(左)与刘桂仙在家中合影。 受访者供图


  • 想法来自一群特殊的“老太太”


当年,他们是怎么想起开饭馆的?


“那时候我在北京饭店工作,是个厨师。休息的时候请同事来家里吃饭,都是我老伴做,大家都夸她做饭好吃。”郭培基回忆。,,北京饭店的同事就推荐了没有正式工作的刘桂仙。

早年间,刘桂仙与外宾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天,叶帅的夫人曾宪植在家里请客吃饭,来了一群老太太,有周恩来夫人,,。她们聊天,说起最近去英国访问,英国有很多中餐馆,但做的饭都是西餐的味儿,大家没吃饱,回来要吃个饱饭。刘桂仙让大家大饱口福。


“小刘,你要是在英国开个饭馆,肯定火!”

“还去什么英国,在北京开也能火!”


上世纪八十年代,悦宾饭馆刚开业时,餐厅里座无虚席。 叶用才摄


如今餐厅空间有所扩大,热闹的氛围依旧。


  • 初尝开餐厅的滋味


“老太太们”鼓励小刘开餐馆,也并非一时兴起。1979年4月,,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1980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有关部门对个体经济发展要予以支持,不得刁难、歧视。


墙面上,1980年开业时就悬挂着的书法作品“尝尝看”依然保留着。这幅字只有年月没有落款,原因是赠字人有顾虑彼时社会对个体户评价仍有争议。


那时,刘桂仙40多岁,家里有五个孩子,生活困难。老四老五还是待业青年。为了吃饱肚子,也为了解决孩子们就业,刘桂仙决定试一试。


克服重重困难,刘桂仙拿到了北京个体餐饮的第一张营业执照。1980年9月30日,悦宾饭馆开张了。吃饭的人排队排到了胡同口,一顿午饭的收入,就比郭培基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这是保存在王府井工商所的悦宾饭馆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当时,刘桂仙一家人考虑到要把饭馆长时间地办下去,于是登记了四儿子郭洪利的姓名;执照上的编号写着362号,说明当时已经有个体工商户申领了执照,但是做餐饮的个体户悦宾饭馆却是第一家。


执照上写着的资金300元钱,刘桂仙和郭培基买了4张旧桌子和15把椅子,改造了房间和厨房,最后剩下的34块钱,两口子计划买4只鸭子,先试营业一天,做出几道菜,让街坊邻居尝尝手艺,没成想,试营业当天,来饭馆的人就多得堵塞了胡同。


《请您“尝尝看”》,1980年,北京日报在一版报道悦宾餐馆开业。


餐厅开业当年,刘桂仙与顾客愉快交谈。叶用才摄


四儿媳张学兰(右一)在向顾客介绍菜品。如今她负责照看着餐厅的日常经营,亲切的服务风格一如当年的刘桂仙。


  • 匆匆数年,悦宾未变


走进悦宾饭馆,桌子10来张,白色的桌布上铺着一次性塑料布,前台醒目的放着老算盘。墙上一幅字,写着“尝尝看”,没有落款。菜单没有照片,五丝桶、蒜泥肘子、面筋塌白菜……还和30多年前一样。一切都显得与时代脱节,又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食客使用手机支付。对于四儿媳张学兰而言,一把旧算盘、一踏复写纸仍然是悦宾饭馆收银台上不可缺少的工具。


蒜泥肘子份大量足,一看就是道“横菜”。


“五丝桶”亦是店里的明星菜式,是刘桂仙所发明。五种食材切丝,再裹着鸡蛋,价格不贵口感不错,店里的菜品大都走这种朴实风格。


饭馆的菜式多年不变,味道亲切家常。


常来的老顾客都有自己独好的一口。


  • 长孙:“老一辈干不动了,我得回来


客人少的时候,郭诚走出厨房,和记者聊起了天。

郭诚是郭培基的长孙,今年34岁,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餐饮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快餐企业,任店经理。如果不是因为奶奶去世,他不会回悦宾。


“从小奶奶就让我学炒菜,我就不学。”从小叛逆的郭诚说,“在我印象里,除了除夕,一年我就能和我爸一起吃一顿饭,他整天都在店里,起早贪黑。这活儿忒累了。”


悦宾饭馆开业时,刘桂仙在店内掌勺,使用的灶台是郭培基用一个烤白薯的旧桶改造的。 叶用才摄


如今,孙子郭诚(右)传承了爷爷奶奶的手艺,在后厨掌勺。


三年前,奶奶去世了,郭诚也学会了炒菜。“奶奶临走时,谁也不找,就等着要看我。”郭诚说。作为郭家唯一的孙子,自己责无旁贷。“我从小在这长大,这就是我家。因为这个饭馆,爷爷奶奶过上了好日子,我爸我姑我叔结婚的时候都买了房,我们这一辈大部分都出国留学了。现在,老一辈干不动了,我得回来。”



  • 有时,坚持不变比改变更辛苦


在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工作过,回到悦宾,郭诚一度非常纠结。“我知道悦宾意识落后,管理落后。但有时候,这也是我们的特色。比如大家都做外卖,但我们家的菜,现吃一个味儿,打包回去,味儿就变了,不适合做外卖。”郭诚说。又比如,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对员工管理非常严格,悦宾简直谈不上管理,拿员工当家人,所以员工忠诚度很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桂仙从后厨向外送菜。


郭诚将炒好的菜从窗口传出。


慢慢地,郭诚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我们家就不是生意人,是手艺人,只要把菜抓住了、做好了,悦宾就能一直做下去。“悦宾回头客特别多,有的人七八年才来一次,但他会说,‘味道没变,还能找到当初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高的赞美。”


有时,坚持不变比改变更加辛苦。但这就是历史赋予悦宾的责任。“这是一份关于改革开放的记忆,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坚持,把它呵护好。”郭诚说。


“这菜炒的有过去的滋味”,一名老顾客特意带着一家三代人来店品尝,席间与郭培基老人的长孙郭诚(左一)闲聊,不住夸奖。如今,悦宾餐馆不仅是郭培基一家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共同回忆。


- The End -

文:于丽爽

摄、编:武亦彬



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武亦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