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消逝的老东四

消逝的老东四

  • 发布时间:2020-10-19 21:45:17

东四是东四牌楼的简称,而东四地区则包含着东西南北十字交叉的四条大街及周边的隆福寺街和几十条有历史意义的胡同和有特色的大院。在历史上,它曾是京城繁华所在,被列在“东四、西单、鼓楼前之首。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东四地区的风貌还保存着不少清末民初的格局,店铺林立,招幌高悬,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后来的变化,除让一些人“耳目一新外,更多的是留下了遗憾。 

老字号之列的有万聚兴、追古斋古玩店;同和楼、汇丰饭馆;大成、德厚鱼店;普云楼、振阳楼肉店及芙蓉斋糕点铺、汪元昌茶庄、一品斋帽店、荆华鞋店。街上还有铁铺、电料行、粉房等等。如果再追溯远一点,这条街北侧有太原堂饭庄。太原堂饭庄占地很大,有三层院落,后院分东、西两院,临街处还是二层小楼。据老人回忆,太原堂饭庄曾与什刹海的会贤堂饭庄齐名,一度十分红火,其所招待的客人以东城富贾为主,清末民初之际,这里天天高朋满座,车水马龙。

在东四西大街的南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东四商场,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商场,与西安市场,东安市场内容和形式一样,京城许多曲艺演员都曾在这里献艺。在“东四商场东边是弓箭大院,当年此处制作弓箭的作坊有17家之多。弓箭在古代不仅是兵器,而且是健身器材,弓箭大院的聚元号弓箭铺的后人,在多年前搬到朝阳区之后,他家的制作工艺“申遗,得到了批准。

  弓箭大院以弓箭而得名,其实这个“大院里有南北东西纵横的几条小巷,分布着茶馆、药铺和买卖鸡鸭的鸡寮。大院南口有一个烙烧饼的张师傅,。

  在东四西大街上最有名的是猪店,即买卖、宰杀、加工生猪的作坊,据《北京经济史资料》所载,此地在1919年参加北京猪行商会的就有54家之多,它们都分布在东四西大街南侧及豆腐巷胡同内。有趣的是猪店几乎都没有正式字号,以店主的姓氏和绰号命名,如程大店、侯三店、蒋二店、高八店、邳五店等等。1949年之后人民政府提倡“爱国卫生,这些猪店都迁到郊外大红门去了。据考,东四西大街原本称马市街,后因猪店云集才改称为猪市大街,1956年之后改称东四西大街。

  东四东大街,现称朝内大街,当年也是很热闹的,其中街北的古道观三官庙前,还是北京的估衣一条街,集中了几十个估衣摊。正如京城民谚所云:“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咱北京人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皇城根胡同串子)估衣泛指旧衣,至少是穿过的衣物,在旧社会许多人买不起新衣,这样使这个行业得到发展,尤其是春夏、秋冬之交更换衣物时,卖估衣的生意是很兴隆的。

  在东四牌楼东路南,曾有著名的永安堂药店,这家药店的历史和规模,决不亚于同仁堂。这条街上的“朝内菜市场,是北京四大菜市场(东单、西单、天桥)之一,是由“糖市(早年的批发市场)发展而来。最早的“糖市在猪市大街,上世纪50年代初,拓宽马路和迁走猪店之际,将街内的小商小贩迁到了朝内大街的万历桥附近,政府盖了大棚,小贩们从此结束了“雨来散的生活,在大棚内各设摊档,后来就成为了大菜市场。如今在十字路口东北的朝内菜市场,是物美超市,其地位和经营模式与昔日的朝内菜市场有所不同。

  在东四北大街,当年有许多老字号,如聚庆斋糕点铺、森春阳食品店、源聚永绸布店、惠兰芳香蜡店、大兴果局、德一茶庄和虎记年糕店等,在许多老人的记忆中,还有一家“曹记书店。(咱北京人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皇城根胡同串子)书店是家庭式的,但书的种类很多,而且都是新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成了孩子们阅读的场所,什么小人书(连环画)、苏联的革命小说和鲁迅、郭沫若、巴金等大作家的作品应有尽有。店里的一个售货员是一个操着外地口音,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她对来店的读者是很热心的,对白看书的小孩子也很友好,与隆福寺的旧书店伙计是大不相同的。(文章转自网络,未找到作者署名,串子向作者致敬!)

目录

话说京城

【1】老北京风水中暗藏的惊世谜团

【2】老北京的桃酥到底有没有核桃

【3】恋恋老北京—何勇聊那时候的北京

【4】记忆犹新的东单菜市场

【5】咱北京的二锅头

【6】南池子之劫

【7】80年代中北京有了出租车“面的”

【8】北京人正在悄悄开溜?

【9】北京胡同名字趣谈

【10】老北京酒铺历史

【11】417次列车承载了几代北京人的记忆

【12】北京超速摄像头位置大全

【13】80年代北京西单人肉包子事件

【14】北京爷们儿

【15】拆不掉的胡同--抹不去的记忆

【16】无法解释的老北京十个诡异事件

【17】彩色照片记录:100年前的北京

【18】老舍说北京

【19】往胡同深处走走,北京还是北京

【20】少见的一些老北京照片

【21】胡同串子们拍摄的“北京的秋”

【22】品品北京话

【23】嫁个北京拽男人

【24】北京俏皮话

【25】地道的老北京土话!

【26】旧时京城四季叫卖声

【28】从喝豆汁看老北京人

【29】小混蛋和边亚军的故事

【30】胡同小子和胡同妞

【31】北京孩子讲述的爷孙情

【32】北京爷们儿特点之不完全收录

【33】东四三条的故事

【34】记忆中的什刹海冰场

【35】寻根老北京四大菜市场

【36】“羊肉汆儿面”

【37】一条礼士路南北皆故事

【38】老北京人“冰上走”的乐事

【39】关于粉子胡同“二妃”的传说?

【40】话说北京——老话儿腊月

【41】金鱼池

【42】出目里利吕井与八十年代的北京

【43】京城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

【44】说说北京公交各线路

【45】安定门城楼变成立交桥

【46】国子监里觅书香

【47】胡同里的煤铺

【48】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的历史

【49】出租司机和你聊聊被拒载的那点事

【50】难忘西四包子铺

【51】五芳斋流油的大包子

【52】说说咱老北京的饭馆

【53】忆京城——时光流逝

!绝版

【55】老北京的那些传说

【56】胡同里的乡音

【57】东皇城根南街32号院的故事

【58】北京胡同:繁华记忆里的一声叹息

【59】无量大人胡同的记忆

【60】那些年什刹海周边胡同往事盘点

【61】风花雪月忆青楼探北京八大胡同隐秘故事

【62】东四九条的雪

【63】东四胡同里的故事

【64】写写即将消失的兵部洼

【65】回望钟鼓楼——纪念正在逝去的老北京

【66】追忆茬琴,采访京城吉他老炮苏基珍

【67】老北京曾经的早点

【68】老北京的厨行

【69】时光流逝的京城

【70】一个北京土著的厕所见闻录

【71】1993年北京隆福大厦特大火灾

【72】北京东华门三十四号供应部揭秘

【73】市井生活话说老北京的澡堂子

【74】老北京跑堂儿的

【75】北京的大院

【76】北京的北冰洋

【77】说说东厂胡同的故事

【78】双棒儿雪糕 夏天的冰凉符号

【79】老北京的酒腻子

:西单闹事

【82】水墨丹青~老北京

【83】城南旧事:老北京大杂院生活记忆令人怀念

【84】老北京药铺

【85】双桥老流氓

【86】老北京人看一次流一次泪的微电影

【87】一个北京大院子弟的儿时记忆

【88】北京美食八大楼 寻找旧时京城味道

【89】纪实:消逝的永定门火车站

【90】京城记忆——跟着公交找回忆

【91】探访记忆中的北京煤气站

【92】东皇城根旧忆

【93】北京老城区胡同新旧名对照(宣武、西城)

【94】东八里庄的前世今生

【95】在拆除声中倒下的北京城门楼子

【96】北京老城区胡同新旧名对照表——东城区

【97】京城记忆:"阎王殿"

【98】北京人喝茶的规矩

【99】儿时的鲜鱼口只能留存在记忆中

【100】1976年地震,我在北京一监

【101】老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

【102】老北京歇后语的来源

【103】老北京的澡堂子

【104】北京人喝酒的习惯

【105】胡同串子自己的茬琴大会

【106】当年的西四小吃店

【107】小混蛋之死

【108】北京刑警的讲述——真是够TMD邪的

【109】潘家园“鬼事”传奇

【110】老北京人玩鸽子

【111】京城故事——北京胖子讲述自己经历见闻的北京怪事

【112】京城故事——新万寿饭店的敲门声

【113】老北京的羊肉铺

【114】京城记忆——东四七条的记忆

【115】忆京城——老秀水的沉浮忆京城——老秀水的沉浮

【116】忆京城——我的石头胡同

【117】老北京三伏天食俗

【118】别了,前门胡同

【119】老北京童谣,北京人你还记得吗?

【120】记录老北京的“规矩套子”

【121】北京小吃-水晶蒸饼

【122】不叫正名的国子监街

【123】高碑胡同 一部电话连千家


舌尖上的京城

【s1】老北京的八大碗

【s2】老北京的早点

【s3】您觉得京城哪儿的熟食最地道?

【s4】您觉得哪家馆儿的延吉冷面吃着最爽?

【s5】京城爆肚哪家最地道?

【s6】舌尖上的京城——自己动手做最地道的老北京冷饮“酸梅汤”

【s7】京城哪家馆儿的炙子烤肉最和您口儿

【s8】京城哪个馆子醋溜苜蓿做的最地道?

【s9】京城国营小吃店

【s10】南来顺的豆腐脑

【s11】京城哪儿的炒肝最顺您的口儿?

【s12】老北京餐馆中用的天然味精

京城小说

【x1】京城故事——北京的哥的诡异经历

【x2】有声小说——北京爷

【x3】血战颐和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