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上海和平饭店在百年老店的时光之旅

上海和平饭店在百年老店的时光之旅

  • 发布时间:2020-11-25 20:11:58


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上海发展

我很小的时候听他说起过和平饭店 

开业于1929年的华懋饭店(和平饭店)与爷爷年龄相仿

是他那个年代上海滩时髦地标

几十年过去了

位于南京东路20号的和平饭店

这个百年老店

依旧是上海的时尚地标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2003年的国庆节,乡下人进城,去逛了上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满大街的红旗飘飘。路过和平饭店的时候曾经仰望过,也曾奢望过等我有一天有钱了,来这里住上一晚...  


2017年的7月,我终于在和平饭店住了一晚。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以有钱人的身份入住的,但是因为圆梦圆了差不多14年,我决定好好回忆一下我跟和平饭店亲密接触的那个周末。






PART1:初见和平饭店:

仿佛是一趟穿越时空之旅


酒店有四扇旋转门,从任何一扇进入,能马上感受到20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的风范。叹为观止的八角形彩色玻璃天顶让自然天光恢宏撒落, 几十年来被石膏板尘封的夹层,重现昔日辉煌,极富装饰艺术感。整个酒店的装饰性花纹雕刻再次提醒我关于这座酒店的传奇过往。



办理好check in之后,酒店的工作人员elsa带我到处参观了一圈。从大楼至八角亭,然后右转,有一条纵深感很强的 长廊,装修精致复古,简直就是一个艺术长廊。有各个年代在和平饭店拍摄取景的40多部经典电影的海报


这里不仅是一条艺术长廊,也是一条回忆的长廊。


上海和平饭店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享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前夕,和平饭店获颁上海电影家协会评予的“百年电影贡献奖”。伴随着西方电影工业的登陆与发展,和平饭店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其传奇、奢华、辉煌的特质,成为百年上海电影业的明星。1937年,由赵丹、周璇主演的影片《马路天使》在外滩开拍。随后的几十年来,有40余部电影曾在和平饭店取景,其中不乏多部国内外知名影片。包括《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阮玲玉》、《大上海1937》、《大城小事》等等。让全世界通过电影了解和平饭店,了解上海。



《小时代3》里这个剧照的背景,

是不是有点眼熟呢?

男神阮经天拍摄时尚杂志的这个背景

是不是很眼熟呢?


没错,就是在和平饭店!

 



PART2:

探秘和平饭店的【沙逊总统套房】and【九国套房】




沙逊总统套房和九国套房体现了1930年代沙逊爵士的海纳百川的国际视野,正是这位风光无限的绅士在1929年缔造了声明显赫的“华懋饭店”(后于1956年更名为“和平饭店”)。



位于10楼,修缮一新的沙逊总统套房,曾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沙逊本人的私人寓所,宽敞奢华的空间拥有无可匹敌的江景,俯瞰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领略上海的旧貌与新颜。遥想当年沙逊在这套房内眺望外滩,将这里的风景,焕发的活力和魅力,称作他的“缪斯”。



从庄严肃穆的橡木墙面装饰和木质窗台中可窥见1930年代的风华。倚靠在窗台上,凝望黄浦江,聆听过往船只的鸣笛和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鸣钟,遐想无限。




九国套房里,我最喜欢的是日本套房的风格

每间套房都突显了异国风情,日本套房的和式移门和榻榻米给人静谧温馨之感。透过套房的窗户,可以欣赏到黄浦江及外滩的瑰丽景色。

至于我住哪个套房?

可以去我7月14日的直播回放里找答案哦~

一直播:54560090




PART3:

和平饭店不仅是个睡觉的地方

还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不仅有很多电影在和平饭店取景

还有很多大明星在和平饭店拍摄杂志写真

比如说这样的...

又比如说这样的...


 还有我这个游客的到此一游








PART4:

当东方遇上西方

当中国吃货遇见和平饭店的西餐法国大厨


Fairmont Peace Hotel
When east meets west

当中国红遇见法兰西的蓝白红
当中国大胃王遇见法国大厨
这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盛宴



在上海【和平饭店】9层The Cathay Room华懋阁,品尝来自法国的行政总厨为我精心准备的西餐。优质的食材+精湛的厨艺,在老上海风情建筑中享受西方的饕餮盛宴……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华懋阁就已是上海顶级餐饮场所,不仅以美食闻名,而且更以其卓越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显耀。华懋阁就是原来在1933年设立的“扒房”,是沙逊爵士和其他游走世界的富绅们享受美味的地方。国际政要、名人、名流都聚集于此。现在修缮一新的华懋阁传承了上个世纪的精华。

充满装饰主义风格的华懋阁为客人营造了轻松而高雅的环境。主厨精心选用上等有机环保食材,烹制欧式高级美食,满足客人的味蕾。

在一天之内,这间拥有70个座位的餐厅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客人可按喜好来选择丰盛的套餐或者单点面包、有机乳制品、鲜果、鲜榨果汁、咖啡、茶。华懋阁午餐时间为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半。



在华懋阁品尝法国大厨精致料理的完整过程,

在看我7月14日中午的直播回放里

一直播:54560090


华懋阁餐厅露台还是拍摄上海地标东方明珠的绝佳机位,等夜幕降临,在露台一边赏景一边品味美食,完美!

七夕情人节 :8 月27 - 28 日
在华懋阁度过一个浪漫美妙的七夕情人节, 和平饭店新任行政总厨Jean-Luc 特别设计了五道式七夕晚餐, 精致菜品如布列塔尼野生海鲈鱼, 日本扇贝饺子配藏红花奶泡;澳洲牛里脊, 油封澳洲牛腩配牛骨髓汁、甜薯、烤根茎蔬菜; 玫瑰花瓣马卡龙配新鲜草莓及开心果奶油, 一系列浪漫美馔装点曼妙之夜。

每位人民币1088* 元/ 位,
人民币1988 *元/对,
入座华懋阁私人露台,沉醉在外滩极致夜色中,目之所及即是黄浦江及辽阔的浦东天际线。奢享和平饭店私人订制的价值人民币18,888 元的七夕情人节浪漫套餐,包括华懋阁私享露台浪漫烛光晚餐、唐 · 培里侬香槟一瓶、SPA 护理及和平饭店入住房券一张。同时,每位客人都将在七夕情人节当天获得惊喜礼品。




PART5:

不可错过的茉莉酒廊英式下午茶


Fairmont Peace Hotel
When east meets west
和平饭店.茉莉酒廊的英式下午茶
现场有钢琴演奏
在悠扬的琴声中细细品味斯康饼、茶点三明治、法式马卡龙……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和平饭店的茉莉酒廊品尝着老上海最时尚知名的传统英式午茶,回想着曾经“东方夜巴黎”的辉煌。

1930年代茉·莉将风靡欧洲的午茶传统引入上海,如今她依然是热门社交场所,她的午茶传统也为人津津乐道。

静谧于和平饭店大堂的一角,茉·莉在大堂八角亭柔和光晕的渲染下,容光焕发。年代久远的墙壁、精工细作的天花板和复古的吊灯,结合装饰主义风格的布艺软饰和穿着别致的侍应生,赋予了茉·莉上流社交生活的活力生气。

遵循午茶原汁原味的传统,茉·莉从早晨到傍晚供应一系列闻名于世的茶点,并根据每天不同时间推出特别的选择。


茉莉酒廊下午茶的直播 

7月14日

一直播:54560090




PART6:

聆听外滩传奇

看一场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表演


 和平饭店始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Cathay Hotel)。饭店开业时便设有英式酒吧,宾客多以世界各地前来膜拜上海的达官贵人为主,酒吧原名为“马与猎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爵士时代”,因其现场爵士乐演出而声名鹊起,后来更名为“爵士吧”,酒吧于1997年荣登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世界最佳酒吧”称号。宛如在1920年代初期上海滩歌舞升平的年代,高雅的爵士乐和经典的鸡尾酒仍然是爵士吧最令人迷醉的特色,现在世界著名的老年爵士乐队每晚在这里演出。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擅长演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鼎盛时期的爵士名曲。乐团由六名上海老音乐家,小号手、爵士鼓、钢琴、萨克斯、低音大提琴手分别退休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乐团等专业音乐团体。因为平均年龄较大,从事音乐的乐龄较长,因此乐队也被亲切地称作“老年爵士乐队”,至今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82岁了,著名书法家胡问遂先生专门为他们题字“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

黑领结、白衬衫、背带裤是老爵士乐手们的标准装扮,典型的“老克勒”腔调征服了中外宾客。渐渐地,他们名声远播,被邀请至世界各地演出。酷爱萨克斯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访时,还颇有兴致地与乐队同台演出;美、英、法等数十位和政府首脑亲临爵士酒吧,聆听这美妙的爵士乐曲;乐队应邀出访过美、日、韩、新等20多个国家,并与2011年参加了全球最大室内爵士音乐节“北海爵士音乐节”。获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金奖导演的乌里•高尔克,因此拍摄了纪录片《上海老爵士》,记录了乐队成员远赴荷兰鹿特丹参加 “北海爵士音乐节”。获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金奖导演的乌里•高尔克,因此拍摄了纪录片《上海老爵士》,记录了乐队成员远赴荷兰鹿特丹参加 “北海爵机掩埋。这些乐手就是活生生的时代历史,我想重现这段充满标志性重大变革的历史。”

每晚六点半至九点半是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出时间,伴随着悠扬的爵士乐,品一杯沙逊鸡尾酒,跟随摇曳的烛光仿佛回到了上世纪“黄金年代”。


营业时间18:00 – 01:30

老年爵士乐队 18:30 – 21:30

老年爵士乐队歌手伴唱 21:30 – 00:30

和平饭店一层大堂


视频传不上来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我7月14号晚上观看爵士乐团表演时候的直播回放



图、文:by @NB飞姑娘

微信公众号:nbflygirL

联系邮箱:cnzhaofei@163.com

一直播ID: 54560090 NB飞姑娘




文末故事


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上海工作

爷爷兄长的4个儿子以“道理和平”其中一字取名

后来爷爷放弃了上海的铁饭碗

来浙江的乡村生存

而他的兄长和兄长们的后代们一直生活在上海也发展得很好

1958年底我父亲出生

,为期三年的饥荒

问了下度娘,还真有人饿死

一段不堪的历史

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

饭都吃不饱,捧着铁饭碗又有何用?

爷爷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离开了上海

来到浙江一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

还是当农民好

至少自己能种点稻谷吃饱


奶奶不理解也不支持爷爷的决定

离了婚留在了上海

又嫁给了别人。

所以我的父亲从小就没了妈

靠村里好心人的奶水和粥汤水活了下来

饥荒的那几年,还有吃树皮和草根

...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父母因为家里穷上不了学,都是小学没毕业,辅导不了我的作业。父母对我也是散养的,我放学写完作业之后常去村里有文化有学问会画画会书法的90多岁的老人家里听故事,听徐文长的故事,还有父亲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故事。关于吃树皮和草根,也是道听途说。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像是虚构,但是结合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爷爷在一个茶园的山头弄了个简陋的房子,过着塔莎杜朵式的生活。(那是我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如果现在让我现在生活在繁华城市过都市生活还是农村过田园生活,我会选择后者) 。雨后白云缠绕,感觉像漫步在云端。记忆中院子里开满了紫色的喇叭花和粉色的凤仙花,出门就是茶园和麦田,山坡上的景色很好,山脚有浅水小河流淌,盛夏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去河里摸螺丝抓小鱼。麦子收割的季节,父母在收割小麦,我趴在地上采摘像紫菜又像黑木耳的地衣(那是我5岁时候的记忆,没有更早的记忆了。再之后稍微清晰点的记忆就是6岁那年上学第一天,老爸把我送到学校,我是最后一个进教室的,都是陌生人,才坐了不到一节课的时间,我就一路大哭一路奔跑穿过大路和乡村小道跑回三五里之外的家里了---上学第一天就逃学,学霸的童年也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爷爷在山上隐居,养了鸡鸭,种了稻谷和小麦,种了豌豆,种了玉米...过着陶渊明般的生活。像是个脱俗的神仙,偶尔会下山来到村里,怀里揣着几个刚刚下的还热乎乎的鸡蛋特地带来给我吃... 

前面说到老爸年幼的时候常常挨饿,而我年幼的时候有很多好吃的。除了爷爷下山时候带来的土鸡蛋,老妈养了几头猪,养了很多鸡鸭鹅,养了荷兰兔,老爸经常去湖里河里抓鱼抓泥鳅黄鳝毛蟹给我吃。跟父亲的童年反差好大!


1961年,饥荒过去了,但是爷爷之前的工作岗位已经有人顶替了,他回不去上海要不回他的铁饭碗了。因为没有收入因为穷,我的父亲上不起学,小学都没毕业。然而他却培养了两个大学生,大女儿在上大学的时候频频拿到奖学金,还同时拿到两个学位。(在我大学毕业之前以及工作初期,我常常令老爸自豪,直至我不愿谈婚论嫁甚至辞职云游四海,到了30岁还不找对象,我就成了他的心病,经常令他生闷气喝闷酒)


虽然后来老爸进城做生意,辛苦了几十年后事业终有成就当上了老板,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但如果不是那几年的饥荒,若不是爷爷毅然丢掉铁饭碗离开上海来到农村,或许老爸可以少吃很多苦,少走很多弯路,会比现在更有钱。但是如果有如果,或许也就没有现在正在码字的我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 听爷爷讲起过和平饭店。但是在似懂非懂的年纪,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我对上海并没什么概念。我对上海的初印象,是小时候偷吃过爷爷托人从上海带来的中老年奶粉的味道。 手指头沾上一点口水,戳进奶粉袋子里,再舔干净手指头。正陶醉于奶粉的香甜,然后后脑勺挨了一个巴掌(一个吃货的童年回忆)。我第一次去上海是2003年的国庆节,乡下人进城,去逛了上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满大街的红旗飘飘。路过和平饭店的时候曾经仰望过,也曾奢望过等我有一天有钱了,来这里住上一晚...  


2017年的7月,我终于在和平饭店住了一晚。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以有钱人的身份入住的,但是圆梦圆了差不多14年, 于是有了这篇关于入住和平饭店的长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