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大上海,究竟“大”在哪里?

大上海,究竟“大”在哪里?

  • 发布时间:2021-07-14 03:00:47

上海,大概是全中国唯一能够以“大”著称的城市。即使是北京,也是被称为“老北京”,而非“大北京”。


但上海的占地面积不能算大。上海6340平方公里,仅仅占全中国的0.06%。比起北京的16808平方公里、天津的11917平方公里、广州的7434平方公里,上海就是小阿弟,怎么看也是“小上海”。


海派作家马尚龙说,上海通过自身的文化,制造了“大上海”。


1949年以前,“大”在了“文化、性别平等、时尚与爱”等各个方面;1949年之后,随着文化中心的北移,上海有了新的变化,不仅制造了轻工业产品,也制造了都市文化、生活气质和这座城市的人。



“大上海”的同义词就是“上海制造”,这个制造不光是我们说的老底子的结婚“四大件”,也不只是那些上海驰名商标,“大上海”制造了上海的男人、女人,制造了上海品牌,制造了上海文化,制造了冒险、洋气、路数(上海话)、考究的上海城市精神。


历来,上海是可以叫作“大上海”的,大家都这么叫着,上海人这么叫着,全中国人也这么叫着,一点没有意见。上海有“大上海电影院”,就在西藏路南京东路,是老牌的头轮电影院,以前和“大光明”齐名。


有一部汇集了周润发、黄晓明两代“许文强”的电影,片名正是《大上海》,这是2012年的事情。事实上,早在二十几年前,还有一部香港电影《大上海1937》,也是直截了当地尊上海为大。肯定还会有更多不知其详的餐馆、商店、书籍、文章,以“大上海”命名。



大上海,你何以宠幸?何以称大?

大上海大在了文化。在我们的记忆中,大上海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以“半壁江山”自豪的城市,这半壁江山,恰是上海文化的强大,大凡说到近百年前上海的文化界,半壁江上都已经算是谦辞。


文坛、出版、电影、戏剧、音乐,也包括建筑、金融、教育,如数家珍却还真数不过来。中国乃至远东的很多文化第一都在上海诞生,并且很强有力地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餐。如今还被歌星反复传唱的上海老歌,起始点也在上海。


1927年,黎锦辉创作的《毛毛雨》,当时叫做“时代曲”,堪称中国流行音乐的摇篮曲,至上世纪40年代末,共有八千多首流行歌曲问世。这就是大上海之大。


曾经有个经典桥段说,一个乡下人站在国际饭店墙角下抬头看国际饭店有多高,帽子掉在地上还浑然不知——与其说是在嘲讽乡下人,还不如说是反衬有国际饭店的上海之不可一世。

上海曾经的国货名牌也可以列入大上海大文化范畴,尤其是生活用品,更是风靡全中国。培罗蒙西装在二十多年前有一句广告语,点穴一般地道出了大上海之大——“培罗蒙西服,半个多世纪的骄傲”


在物象上,“上海制造”无愧于“中国制造”的典范。大小器物一旦打上“上海制造”的标签,就成了一个时代的名牌,代表了信誉和时尚,代表了努力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生活质量。


外地人来上海出差,公务之外的艰巨任务就是根据亲友开列的一长串购物单,以黑旋风式的效率搜罗“上海制造”的手表、照相机、打火机、奶粉、糖果、糕点、服装(含节约领)等等。



“上海”成为了一个符号,也成为了一个标签。在国际名牌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上海”两个字是最高级的品牌。比如印了“上海”两个字的旅行袋,谁拎着,都是风光的事情。



如果是在偏远的小城,有一个“上海”旅行袋风尘仆仆,可以说明两点,第一,这个旅行袋的主人去过上海,第二是这个主人有上海亲戚给他带来的,比起如今的海外购物,更加具有传奇色彩。

曾经有网民晒了几张床单的照片,立刻被提升到国民床单,因为全国的老百姓几乎都在自家的床上铺过,它的制造者也许遍布中国,但是最有名气的厂家,就在上海,民光被单厂,太平洋被单厂……国民床单,又激活了一系列国民商品,凤凰羊毛毯,上海牌手表,都是极其紧俏的国民商品,也都是“上海制造”。


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年前“回力球鞋”又回过力来的原因,其实它本身就是国民跑鞋。

欧美国家习惯将制造业与文化媾和,制造的高低就是文化的高低,制造的强弱就是文化的强盛,就像好莱坞、麦当劳、耐克、可口可乐之于美国,奔驰、莱卡之于德国,夏奈尔、拉斐之于法国,索尼、丰田之于日本。


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他们春风得意的神情,在神情背后,恰是这些国家文化的汹涌澎湃。如此说来,“上海制造”所得意的,所被国人认同的,也远在“制造”之外,实在就是“大上海”的心结。事实也是这样,“上海制造”制造的就是大上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