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126期:宫廷菜,辽沈菜系的“源”味道》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距今900年的金王朝,女真人就学会了用动物的骨头和鸡肉加入香料熬制老汤。到了清代,宫廷御厨则把各类珍贵动物骨头和鸡肉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天然植物香辛料和天然中草药,熬制成宫廷老汤,其配方遂成为皇家御厨的法宝、不传之秘笈被深锁皇宫之内,仅供帝王们享用。
咸丰十年(1860)十月,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抢劫与杀戮中,太监、宫女争相四处逃避时,一个20多岁年轻人荒乱逃命之际,将皇宫内御厨们的老汤秘笈揣入怀中趁着夜色和火光逃遁而去。他就是老汤秘方的首个传承人、咸丰皇帝的御厨——梁忠。梁忠厨艺高超,做事心细有为,他在宫内秘制出来的汤味道鲜美无比,十分受皇帝、大臣喜爱。历史充满了偶然,梁忠的慌乱之举,竟成了宫廷菜技法传承的关键。
梁忠从宫内逃遁后按当时情形不敢表露身份,只能转行谋生。直到1912年大清王朝灭亡,梁忠才重操旧业在“江南第一楼”担任大厨。时光荏苒,1913年扬州来的一个精明能干的学徒给梁忠留下深刻印象,几年后他把这一皇宫秘笈毫无保留地传给了这个小学徒——唐克明。
当时饭店的活儿,分堂、灶、案、尾四大部分。堂是前厅服务工作;灶是上灶掌勺炒菜,案分水案和面案,指切菜和做面活儿;尾是指配制凉菜。学艺要先学做尾子,尾子做好了,才能到案上切菜,切菜差不离儿了,才去学做面活儿,待到把这些手艺学通了,才让摸大勺把儿。摸大勺把的上灶师傅,还分头火、二火、三火、四火四个等级。炒头火的师傅是首席厨师,拿头等薪水。每个学徒从干杂活到熬上“头火”,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唐克明本出身贫苦,13岁便离家到“江南第一楼”当了杂役。因当时能吃苦,人勤快,他很快得到师傅梁忠的喜欢。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七年间就把师傅烹调的宫廷名菜佳肴的绝技全部传承,成了“头火”。20岁后辞别师傅独自创业,先后跑遍川、粤、闽、晋、沪等地继续学艺,了解各种菜系的特点和烹饪方法,取各家长,补自己短。
他26岁时正赶上伪满州国建立,溥仪再度“登基”,招考御厨。历代皇帝的膳食都是最讲究、最排场的,皇帝要“吃一看二眼观三”,御膳房里选御厨要求最为严格,那场面和内容简直是闻所未闻。既要考知识又要考眼力,即要对满汉全席的所有相关内容对答如流;要见多识广,能说出当时罕见贡品的名称、来历、用途等等。
当时,唐克明经过18天的实际操作考试,以超众的技艺,金榜题名,被录用为伪满皇宫御厨,侍奉溥仪。当时,他烹制的拿手绝技“满汉全席”技艺精湛,艺压群芳。
唐克明老实本分,每天在御厨房里潜心研究宫廷厨艺。这使得他的烹饪技艺更上一层楼。当时,唐克明是饭店里的“活菜谱”,他脑子里记的名菜有个千把样,说起来如数家珍,有一些传统名菜、宫廷菜点还能讲出来来龙去脉与传说掌故,使宴席增彩添辉。
此外,唐克明还有一项过硬的本领——翻大勺。
一次,北平出名的食神马七爷,口馋嘴刁。每逢品菜,若发现一丝焦糊的葱花,过量了一点的卤汁,或是口咸口淡,他马上就能指出毛病所在,立命端回重做,分文不给。这一天,饭店里炒头火的厨师要试一试新到饭店厨师的手艺,把自己拿手的“扒三白”当做了题目,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却佯装手腕痛,翻不得勺了,只能由新厨师唐克明接勺,继续操制。
只见唐克明手执大勺左臂向后斜处扬起,一个凤凰单展翅的架势,菜肴已从勺中轻轻抛起,然后,菜肴早已稳稳当当的回到勺中,滴水不漏,纹丝不乱。这一完美的技艺令所有人感到惊叹,此后,唐克明因翻大勺的技艺闻名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唐克明厨艺超群、炉火纯青,在沈阳的宫廷酒店——“御膳酒店”做主厨。1958年总理到辽宁视察时,总理品尝了他做的燕菜,赞不绝口并叮嘱要培养徒弟,把祖国宝贵的烹饪艺术传承下去。不久后,。,又在沈阳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营御膳酒楼,就这样将中国的宫廷厨艺传承了下来。
此后,唐克明大师总结出一生心血结晶之力作——《宫廷名菜与传说》,该书共介绍了47道不同朝代的宫廷名菜及其故事传说,时间跨越两千年沧桑历史,“红娘自配”、“鹤鹿同春”、“龙抱蛋”、“宫门献鱼”、“胶白香鸡”等满汉全席盛名天下。
1981年5月28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我国为接待比利时国王举行一次水上宴会。听鹂馆餐厅专门请唐克明精心烹制了“红娘自配”等宫廷名菜,国王吃过,连声说“好”。两天后,一位美国客人回请主人,定了每人150元的标准(当时本地商业职工三级工月工资只有42元左右)。当时传有“唐师傅进京传绝技,听鹂馆盛宴名天下。”的佳话。
继承唐克明后,,先后在勺园酒店、鹿鸣春酒楼、御膳酒楼等及烹饪学校司厨任职,并对宫廷菜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0年在国内首创厨师进修班,为省市培养了大批烹饪技术骨干并组织编写了烹饪技术教材。1982年被商业部任命为中国五大培训基地之一,专门培训传授中国宫廷菜及满汉全席,为国内外培训了大批宫廷菜品制作的烹饪精英。、刘敬贤、王久章、金立新、戴书经、李春祥、王荣久、那树伟、王福林、吕德望等人把辽菜推向高潮。
、刘敬贤、李春祥。这三位传承人,不仅将中国宫廷厨艺保护和传承下来,也为辽菜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宫廷菜的口味,从此融入了“辽菜”之中。
(未完,待续……)
沈阳周边14个村庄,私藏了初春最小众的绝美风光!
四月踏青
一个沈阳就够了
“世外桃源”般的14个绝美村落
每个都让你流连忘返
● 王 士 兰 村
浑南区的王士兰村。有十多家农家乐,每一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够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目前能满足300百余人同时垂钓。这里具有浓厚的具有乡土气息,民风淳朴,是居家,旅游,度假,休闲好去处。让每一位游客体验到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生活感受。在生态园里,你能看到,泥炉烤全猪、火炕满族炖锅,还有用养殖基地自己饲养宰杀的“溜达猪”烹制的杀猪菜。
2016年8月8日,浑南区乡村游欢乐季活动之“夺宝奇兵”暨王士兰花千谷项目开园仪式也在王士兰村正式举行。
地址: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王士兰村
路线:桃仙大街—桃李线—沈李线—李老线
● 曙 光 村
“2015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特色民居村”。曙光村是朝鲜族村,2007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香糯的打糕、酸爽的辣白菜;欢快的长鼓、热闹的象帽舞……村落里碧波荡漾,绿意盎然。
近年来,沈北新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和民生工作的重点,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
路线:道义北大街—京沈线—新农路
● 马 家 套 村
马家套村三面环水,耕地面积1600亩,精养鱼池800亩,散养水面5000多亩。这里物产丰富且独具特色:年产200万斤优质清水大米,有丰富的鱼、蟹等水产品,红黄鸭蛋远近闻名,野鸭、珍珠鸡、非洲雁等珍禽也纷纷在这里安家落户。无处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马家套村是市级精神文明村,村民生活富裕,住房宽余,社会治安环境良好---连续多年被评为沈阳市、辽宁省级"治安管理先进单位"。全村共有163户村民,618口人,90%以上马姓宗亲。
地址:沈阳西郊仙子湖南岸
路线:京哈公路—四法线—环珍珠湖路
● 朴 坨 子 村
朴坨子村南与辽阳隔浑河相望。2009年被评为沈阳市环境优美村,2014年被评为沈阳市休闲农业专业村。村内有农家乐一条街,村容整洁,村风淳朴,可以来这里踏青觅春,摘草莓油桃,吃农家菜。
地址:沈阳市铁西区
路线:沈辽路—沈盘线—王彰线
● 佟 家 峪 村
佟家峪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村,笔直的村道,整齐的围墙,不知名的小花一簇一簇的,还有墙上那别具一格的看上去喜滋滋的科普画。引来了电视连续剧《乡村名流》剧组和电影《花满佟家峪》摄制组,让许多佟家峪村民上了电视和电影。八月份至十一推出树莓、苹果等采摘。
2016年4月15日开始,“浑南2016乡村游欢乐季活动”暨沈阳市首届杏花节在佟家峪村爱琴海度假庄园正式启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祝家街道
● 满 融 村
满融村有着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是亚洲最大朝鲜族聚居村。始建于1934年。6万常住人口中约有1万人为朝鲜族。“满融”意为五业皆满、民乐交融。近些年,陆续有韩国客商到这里投资兴业,及至定居。满融村已然成为众多韩国客人的第二家乡。
中韩文并举的商铺牌号成为满融村的靓丽风景。中韩民间文化艺术节、民族风情表演,以及历届沈阳“韩国周”安排于此的多项主题活动在吸引中外游客的同时,也为满融村积淀着文化底蕴。
● 辽 滨 塔 村
辽滨塔是在新民市东北29公里的辽滨村的一座千年古城的遗迹。这座古城地处辽河与秀水河的交汇之处,辽滨塔是古代著名的渡口和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青砖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径为12.5米,按以奇数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约10米,上有一尊砖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除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古建。
除了古迹,这里还有包括新民血肠,寒富苹果等多种特色美食。
地址:沈阳市新民市
● 胜 利 村
,位于沈阳南郊,村域内山环水绕,林木苍翠,碧草芬芳,亭台楼阁,风情各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是沈阳南部人居环境绝佳之所。
地址:
● 马 耳 山 村
,与本溪、辽阳两市接壤。由于山峰并排矗力的形象似“马”的两只耳朵,故此得名“马耳山”。系千山余脉,是沈阳境内南部最高的山峰。全村总面积18890亩,其中耕地6333亩、林地8178亩,人口2153人
马耳山村森林覆盖率达73%,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径流常年不断,地下水资源充沛。苹果梨、南果梨、阳梨、伏苹果、寒富苹果、山楂、山里红等水果3000余亩,是难得的健康休闲圣地和水果采摘基地。
地址:
● 小 韩 村
小韩村温泉占地15000平方米,温泉采集地下2500米深的第三系砂岩构造破碎带地层水源,泉水日夜喷薄而出。出水温度58.5摄氏度,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质;芦荟浴、花瓣浴 、香熏浴 、彝族秘药浴、红酒浴、柠檬浴、枸杞当归浴、等十余种温泉泡浴以及国际标准泳池等。同时这里的蔬菜农业园也很有名,不少沈阳人都选择到这儿度假购物。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
● 石 佛 寺 村
石佛寺村位于沈阳北郊30公里处,海拔147米的七星山就坐落在境内的辽河岸边。石佛寺村内还有解放战争时期修建的碉堡、寺庙等,也有锡伯族文化的人文景观,文物古迹众多,还有采摘农家乐等。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锡伯族自治乡
“A”
● 永 胜 村
永胜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原名为瓜茄台村,1952年改名为永胜村。在这个2000多人口的村子里,建有810栋大棚,油桃、葡萄、草莓,还有西芹、青椒成为村里的产业特色。这里的白鸡心葡萄远近闻名。而且这种葡萄没有籽,特别适合酿葡萄酒。
● 拉 塔 湖 村
拉塔湖村地处七星山脚下,锡伯族占全村人口的57%。全村水系丰沛,河洼、滩涂较多,总计有52个鱼塘,适合垂钓休闲。
全村共186户,总人口为673人,其中锡伯族人口占57%,总土地面积为10000亩。建设“一村两业”产业,大力发展了水产业,铸就了一条水产富裕之路。
● 新 民 村
新民村位于沈北,是锡伯族的聚集地。每逢过年,这里的锡伯族们用冰锥子在冰面上凿坑捕鱼,村里男女老少剪窗纸,围坐在毡子上玩起嘎拉哈……节日气氛非常浓。
依小编看
就这个周末
带上父母孩子
去看一看沈阳周边14个如此美腻的村落
繁忙的都市生活中
让心做一次静谧的旅行
也许我们会相遇在旅途中呢
刘杨律师是沈阳帮常年法律顾问,她不仅法律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而且热心,她愿意为助力沈阳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请记住:律师就在你身边! 她的联系电话:18240007899(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