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月结|放空二月

月结|放空二月

  • 发布时间:2021-07-02 19:19:41

二月在放空,在利用一些媒介,进行思考。



过年时是背着书走亲戚,既环保又静心。

家人打牌聊天,我缩在一旁看书,在各自的世界里诠释快乐


1

《全民审判》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杨晓梅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指数:★★★★★

非常有哲学色彩的黑白漫画,一个晚上读完,头痛欲裂。


上百页的篇幅里,人类把降临人间的上帝拉上法庭,审判他的“存在”。


上帝说:“我感到如此孤独。这么多的责任。太沉重……每个人都必须要背负十字架吗?每个人都在专心听我讲话,却忽略了——有意忽略——这个在世的我……每个人都在利用我……上帝是最成功地吸引所有人都谈论自己的非存在。上帝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名字。“


上帝究竟是谁?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人类试图用各种神迹来证明上帝的高明、挤在人海中免费瞻仰上帝的容颜、责怪上帝创造世间千万种苦难。


法庭上和法庭外,这场审判逐渐变成人类自己的狂欢。符号崇拜、人造上帝、宗教消费、艺术解读。


造神时代里,任何人都能成为上帝,“人会渐渐变成上帝,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人类用“上帝”这个名字宣泄自己的疯狂、思考自身的存在。至于上帝究竟是谁?重要吗?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成为上帝。“上帝,是人的孤独。”


漫画的最后,上帝离开了。有人说上帝降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有人说上帝死了。上帝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上帝到底是谁,也没有人知道。


2

《奇迹男孩》

[美] R.J.帕拉西奥 雷淑荣、易承楠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

没有去电影院刷电影版,直接找了书来看。很温暖的鸡汤,像极了小时候看的童话,有恶有善,身残志坚的主角总会在最后迎来他人热情的拥抱。


奥吉是个天使,就算顶着一张残缺的脸,也能纯真得像清晨的阳光。


喜欢书里用不同人的视角来讲述奥吉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每个人心里都住了一个小奥吉,遮掩着脸,胆怯,但又渴望他人身上的温暖。


也喜欢春游时奥吉和伙伴们互相拉扯着奋力奔跑的片段。仰着头大叫着和朋友们一同狂奔,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大概早已不记得身后是谁在追赶,只记得朋友手心传来的力度和耳边嬉笑的声音。


真开心书里的奥吉收获了那么多快乐和来自他人的好意。


虽然个人觉得在最后的毕业典礼,作者的声音通过校长这一角色被最大化,使得整个结局落入俗套。但是大概作者本意就是如此,让读者抽离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埋头来看一看这个美好的奇迹男孩。


3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法] 茉莉·马侯 乔一樵译

大辣

推荐指数:★★★

法国电影《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这本漫画。电影之前已经来回看过很多遍,一直到今年才把漫画给看掉。


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安静,忧伤,但又像猫发出的咕噜声,透着一种莫名的舒适感。


漫画里的故事差不多也和蓝色一样。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意安静地流淌,互相试探,互相抚摸。但又因为旁人的排斥和自身的脆弱而显得那么无奈。


可蕾在找寻真实自我的过程中,艾玛的一头蓝发就像海面那一头的灯塔,提醒她那里还残存着一丝暖意。


然而,对于整个故事的诠释,还是偏爱电影版的手法。死亡不一定是爱情升华的唯一途径。看着炙热一点点冷却,用最后一份力气去抓住最后一点温情。


难忘电影里片尾阿黛尔蓝色的背影,那个背影的悲伤并不亚于漫画里可蕾留给艾玛的那份信。


4

《梵高手稿》

[荷] 文森特·梵高、[美]H.安娜·苏

57°N艺术小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指数: ★★★★★

去年一整年都在留心学习不同画者的风格和表达技巧,年底也去电影院刷了那部《挚爱梵高》。


梵高这个美丽的人,他的美不仅仅在于他笔下那个绚丽耀眼的金色世界,也在于他和世间痛苦进行斗争时那颗依然热爱的心。他画下任何他能看到的东西,写下头脑里每一次挣扎。


书里插入了许多梵高在创作过程中的草图原稿,哪怕是早期的黑白画作,也拥有一股像是要溢出画布的强烈情感。


在专职作画前,梵高曾当过一段时间传教士,他栖身于下层人民的生活里。他在信里和弟弟提奥说:“人的眼睛里有教堂没有的东西,尽管教堂庄严雄伟,但人的灵魂,无论是潦倒的乞丐,还是街头的,在我看来都更耐人寻味。”


即使在他一生中,穷困和精神折磨一直打压他的激情,但他依然爱着生活和绘画的艺术。他在书信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心存怀疑,成功之路就是打起精神,保持耐心,日复一日地不懈工作。”


他说“所有我在绘画中想要的到的,只是熬过这一生的一种方式。”


面对他人的嘲笑,他选择用最明亮的色彩回击。他就是他笔下的色彩啊。哪怕是他的死亡,也沐浴在太阳美好的金色光芒中。


5

《米》

[中] 苏童

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荐指数:★★★

第一次看苏童的长篇,说实话,这本书看得很痛苦。期间不停拍照给朋友分享心里那份隐隐的厌恶。


书里每一个人物都刷新读者对于“恶”的认识。咒骂、通奸、谋杀。人的仇恨可以那么偏激和残暴,人的堕落可以那么理直气壮。


从开头到结尾,从五龙到抱玉,所有人都怨天怨地怨其他人,好像生来就有那份肮脏恶毒的仇世心理。


五龙因为米而来到冯老板的米店,吸引他的不知道是自身的饥饿还是对米本身的依恋。他觉得米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东西。他释放的所有欲望几乎都有米的参与,他咀嚼生米,赤身躺在米堆里,把生米塞进女人的下体,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成吨的米拉回故乡光宗耀祖。


他像一个永远都喂不饱的无底洞,永远都饥肠辘辘。不知道他嘴里那些纯洁无比的大米,是在清洗他身上的污浊还是在填满他的欲望。


花了几天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书,期间总有一种坐在垃圾堆里、绿头苍蝇围头飞的恶心感。佩服苏童,能创造出如此龌龊赤裸的人物。


6

《广岛之恋》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谭立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指数: ★★★★

上一回看杜拉斯的作品还是那本绿色的《情人》。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杜拉斯的书有一种莫名的少女感。


这本书是杜拉斯为电影版《广岛之恋》创作的剧本,大段台词和背景补充给了读者不少想象空间。


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有看过电影版,也记不太清莫文蔚那首歌的歌词。虽然是讲法国女人和日本男人在广岛发生的爱恋,但记得比较深的还是那个内韦尔的故事。


有回看到过几张二战后的法国老照片,法国民众将战争期间与德国人交往的法国女子游街示众,剃光她们的头发,大肆羞辱。《广岛之恋》的女主是这些法国女子里的一员。


她在法国内韦尔爱上一个德国士兵,士兵每天晚上站着她家门口那棵树下听她弹琴。战争快要结束时,士兵被人打死在一条小河边,女人被关进自家的地下室。啃着墙,听着外面的声响,艰难消化死去的爱情。


法国女人在广岛遇上日本工程师,被战争联系起来的内韦尔和广岛因为这两个人的相遇再次被联系在一起。我个人理解,这段恋情像是女人内韦尔那段夭折爱情的延续,内韦尔和广岛,与敌人相爱。


她的名字是广岛,他的名字是内韦尔,他们爱上彼此身上的伤痛和灾难。


7

[中] 余华

作家出版社

推荐指数:★★★★★

有四五年没读余华了,高中有段时间十分沉迷他写下的故事。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


许三观一家都挺可爱,鸡毛蒜皮的争吵,隔三差五对一乐的疏离和亲近。我从这里面看到了让人忍不住跟着又哭又笑的亲情。,。


饥荒时,许三观用嘴“炒”菜那段实在是妙,拍下那几段给朋友看,她说看着她口水也跟着出来了。


许三观说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他依然会背着一乐去胜利饭店吃一碗面条,,救我的儿子”。


、为了越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他卖完血总要去胜利饭店拍着桌子喊“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


与人生搏斗了大半辈子,,终于能凌驾于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之上。得知自己的血再也没人愿意要时,许三观的奔溃就像瞬间失去了对生活拳打脚踢的能力。


和《活着》一样,。大风大浪,即使无奈,也得一家人齐齐整整,吵吵闹闹,互相扶持。


8

《在细雨中呼喊》

[中] 余华

作家出版社

推荐指数:★★★★★

读这本书像和好友通宵聊天,听他有一茬没一茬地讲自己的过去,看着他偶尔发愣的眼睛和时而低垂的睫毛。


书里的时间顺序被打乱,东一句西一句。看上去像是在讲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但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生命的萌芽,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消逝,在交错的时间里融为一体。


记得最清楚的是对苏宇生命最后一部分以及国庆同婆婆互相陪伴的描写。


几年前,一高中同学在假期的夜晚上床躺下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不知道他人生的最后几个小时是否和苏宇一样,模模糊糊地听着家人进出的声音,却没有办法抓住慢慢飘离身体的意识。


被父亲抛弃的国庆和守寡的婆婆。一个被生者丢下,一个被死者遗留。


“那位和死者亲密无间并且无所顾忌的老太太,由于生命还在极其苦恼地延续,她就不得不经常和极其陌生的现实打交道。她用可怕的方式使国庆的灵魂得到安宁,国庆则以勇敢的行为在现实中保护了她。”


有时候,相互守护的前提究竟是爱还是孤独?


书中作者分别从小孩和成人的视角看身边人和自己人生的变化,“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写到此处止住了,真是惭愧。本来是打算用“书、影、音”三部分来总结二月的输入。没想到到了三月初,只写完三分之一的量。


二月就只分享寥寥这几本读过的书吧,三月的月结我提前准备好。“书、影、音”的全额月结,三月底见。





Manners maketh man

© created by Leonardoes


扫描或长按

二维码关注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