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昆明,一座即将“消失”的城市

昆明,一座即将“消失”的城市

  • 发布时间:2020-11-15 02:05:04



时光啊,你慢点儿走......


小时候总想快点长大,而现在站在这繁华的街头最怀念的却是小时候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的那几朵洁白的云。小时候觉得昆明的马路很宽很长,哪儿都可以到达......

如今的昆明越来越繁华,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在惊讶和欣喜于她成长的速度的同时,也不由地怀念起了她的过去。她之前是那么小,那时的呈贡还是满满的田地,昆明街上最多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


现在的昆明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那些斑驳的回忆在发展的洪流中一点一点被吞噬,曾经那些美好也只能存在于回忆中,旧时的昆明城正在一点点消失......


消失的地标




昆明饭店


昆明饭店是曾经昆明最辉煌最高端的建筑!1958年建成的昆明饭店南楼,5层高,一度与省博物馆、邮电大楼等,并列为昆明十大建筑;1982年,高50米、共13层的北楼建成,成为第二代工人文化宫重建前昆明最早的高层建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云南最高级的涉外酒店,昆明饭店内部实行军事化管理,有一连串的安全措施保障,包括对食物安全卫生的严密把控,服务员都要通过政审,身高外形也有很严格的要求,不亚于选空姐。、、、郭沫若、撒切尔夫人等国内外政要名人都曾下榻于此。

1978年9月,昆明饭店划归云南省旅游局管理,历经多次改革重组后,目前隶属于央企华侨城控股的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是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云南省第一家挂牌的“四星级”酒店。


工人文化宫


文化宫曾经是昆明第一栋属于工人的楼、是昆明留念合影人数最多的地方,拥有当时很多个第一:昆明第一高建筑、第一栋有电梯的建筑……而在它最热闹繁荣的时候,甚至有“思想不集中,想着文化宫”的说法。

昆明第一座工人文化宫1952年建于盘龙江畔的东风广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1970年,由于要在原址建造“红太阳广场”及纪念馆,第一座工人文化宫被拆除。

1985年,第二座工人文化宫大楼建成,整幢大楼为18层建筑,高70米,占地42.22亩,由4个六边形组合的塔楼建筑,24个角代表当时我省24个少数民族,外墙采用明快的浅黄色,这在当时的国内建筑中很少见。

原址重建的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不仅承载了作为昆明市民精神家园的重任,在云南甚至中国当时的建筑史上还绘上了鲜亮的一笔,夺下了当时“全国大中城市中最高、最宏伟的工人文化宫”桂冠。

而在2013年9月7日早上7点,在一连串的爆破声中,曾经那个充满辉煌的“云南第一高楼”就此谢幕。


老百货大楼


昆明老百货大楼旧址位于东风西路,近日公园。作为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云南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当时其规模也堪称西南第一。

百货大楼建成于1959年,是昆明市10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当时的建设者根据昆明冬暖夏凉的气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把百货大楼建成了“八面风”样式的坐北朝南大楼。这里曾是“购物的天堂”,节假日每天更是高达15至20万人次。设计师特意在设计中充分利用穿堂风,使人们进去后仍然有八面来风的冬暖夏凉感觉。

百货大楼建成后,昆明就有了大型的购物商场。就当时来说,是货品最齐全的商店,老昆明人李琪对当时“拽”得不得了的售货员记忆犹新。虽然如此,可每个星期还是雷打不动地缠着家长去百货大楼。“不一定能买东西,但觉得特别好玩,有好多新鲜的东西。”

九十年代后,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五层高的百货大楼与旧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不久之后,在昆明百货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百大集团,旧的百货大楼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先进、完善的新百货大楼、百大新天地等购物广场。


巫家坝机场


巫家坝机场始建于192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机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1922年,唐继尧创办了云南航空学校,当时的飞机教练场就是现在巫家坝国际机场的原址,巫家坝机场由此成为北京南苑机场、杭州笕桥机场之后中国的第三个机场。

2012年6月28日,巫家坝机场停用转场至长水国际机场。


景星花鸟市场


昆明花鸟市场位于昆明中心的甬道街,1983年开张。 开始是集中一些小商贩出售花鸟鱼虫,后来生意兴隆,游人日增。

一些旅游涉外单位也喜欢带客人到此地游览观物, 花鸟市场也就逐渐成了一个集买卖观光为一体的好去处。

昆明花鸟市场地处的甬道街作为老昆明历史街区、景星花鸟市场的街道之一,其悠久的人文历史令人着迷,而今却再也不见那熙熙攘攘的街景。


螺蛳湾


十多年前的螺蛳湾,在环城南路与南坝路交叉口,车如流水马如龙,那里有着轱辘转不停的手推车、大包小包的货物,那里还有着一大批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以及老螺蛳湾提供的商机致富的个体经营户。

而在2009年,老螺蛳湾与昆明说了“再见”!


三市街


三市街:因东临珠市桥(今天的宝善街西段珠宝市场)、西靠羊市口(今天的南通街)、北达马市口(今正义路北端),故称三市街。

1915年,护国运动胜利后,南大门被命名为正义门;1937年,中轴线的北段统称为正义路,南段称为三市街。这一条中轴线从很久以前就是昆明的商业中心,以三市街为中心位置向各个方向辐射与延续,三市街地段也是寸土寸金。

自2005年南屏步行街改造完成后,这里4万平方米的都市休闲娱乐空间,成为昆明的“城市会客厅”、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商业在此交融。



消失的昆明话




昆明土话


昆明方言是在明朝初期,以江淮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华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点的汉语方言。然而就是真么有特色的昆明土话,如今也很难听到纯正的口音了。

咦的起 yi de 意思为:觉得

活消啊 huo xiao 意思为:何必

买 mai 意思为:语气词表示一种心情,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一样

买买三三 maimaisansan 意思为:怎么会这样,表示十分诧异

坚刚 jian gang 意思为:厉害,相当不错,犀利

喷刚 pen gang 意思为:十分厉害,威武,牛

这份儿 zhe fen er 意思为:这种,这样等等

扎哇 zha wa 意思为:太吵

鬼喊狼叫(鬼喊辣叫) gui han lang jiao 意思为:大声叫

孔雀狼当 kong que lang dang 意思为:表示这人太多事儿



消失的职业




补锅、碗师傅


补锅匠们走街串户,悠悠是唱“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在巷子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

有意思的是,把铝锅底换了,补锅匠还不让客人拿走,装一锅水,要看它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漏了,我一文钱不收!


裁缝


老昆明的裁缝们,把缝纫机抬出来,摆在巷子口上,哪家的衣服大了,不合适了,尽管拿给他,三下五除二保证把你的衣服改了合身。


补鞋匠


皮鞋修理点没有店铺,就着一个街角落,在一把大大的、漂亮的雨阳伞下带个围裙就开始为客人修鞋子,补鞋底,每日早出晚归,虽在路上既不影响行人,更不影响车行。


剃头师傅


几把手推剪、剪刀和剃刀,一面镜子,一张靠椅便可开张,剃头师傅们走街串巷做生意。童叟无欺的便宜价格,便可“从头到脸包办服务”,比如,剃完头还可以刮胡子或拔胡子,修脸、修剪眉毛和鼻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活,可都是师傅们的老手艺。


磨刀师傅


磨刀师傅走街串巷,只要一有生意无需太大等地方,一平方米足矣:一条木凳的一头卡着一块青色磨刀石,凳腿旁放着一个浸着各式磨石的小塑料桶,周边散落着螺丝刀、碎布头。

拿起一把待磨的剪刀,仔细端详一番,用布满老茧的拇指试试锋利程度,然后拿起小扳子麻利地拆分成两半,再酝酿着怎么下手打磨。没过一会儿,磨刀水就把他的手浸成了灰黑色,菜刀却被磨得锃亮。


修表匠


修表可是个心灵手巧的活,技术性强,过去,又没有什么工具设备,钟表零件也十分匮乏,所以,修表所用零件几乎全靠手工磨制,再者,有手表的人极少,最多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有个座钟或挂钟,若有只手表或怀表,那可算是家中最值钱的物件。


消失的物件




缝纫机


那时候缝纫机可谓是居家必备的产品。


收音机


只要谁家有收音机,放学小伙伴们全去他家,排排坐听一下午。


磁带


人生第一卷磁带,是歌后邓丽君的。


相镜子


老式装照片的镜框,里面都是满满的回忆


水烟壶


爷爷必备的吸烟神器!


压水井


现在很难再见到这么古老的取水器了。



消失的零食




搅搅糖


我还记得,在小学母校门口,几毛钱就可以甜到心里的搅搅糖,搅到变色都舍不得吃,如今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人头雪糕


人头雪糕可以说是小时候的经典雪糕,形状可爱很受欢迎,拿在手上就充满童趣。每次买打开包装的时候,心里都很忐忑,总担心娃娃的脸可能会花掉,如果剥出来的娃娃头很完整,心里就会特别满足。不过吃的时候也很纠结,这么可耐,怎么忍心吃掉呢


大大泡泡糖


小时候买的最多的就是泡泡糖 小时候吃的有大大,还有奢侈级别的大大卷,天天动画片之前都有大大的各种广告


“绿舌头”


这种奇怪的雪糕,吃完舌头真会绿,口感滑滑的,一般不会咬,都是用舔的。


无花果丝


小时候真的以为是无花果丝,还在想无花果长什么样啊,长大了才知道是萝卜丝,真是善意的谎言啊。


时光好不经用,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昆明的天,昆明的云,昆明的一切美好,又要随着她成长的脚步,去认识那个全新的她!


我相信旧的消逝是为了新的生长,我爱你,昆明!


▍来源:图文由昆明街头巷尾综合至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那是一个有故事的老昆明!

-E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