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拍《盲山》《盲井》的李杨,又一次“一意孤行”

拍《盲山》《盲井》的李杨,又一次“一意孤行”

  • 发布时间:2021-02-26 20:19:29


曾拍摄电影《盲山》、《盲井》及《盲·道》的著名导演李杨,这一次不是带着电影,而是自述书《一意孤行:李杨自述》回到大众视野。该书讲述了中国独立电影的艰难,以及李杨作为一个电影人倔强的坚守。



李杨,曾为国家话剧院演员,后考入广播学院导演系,中途退学赴德国自由大学攻读艺术史,又于慕尼黑大学专修戏剧影视理论,并获导演硕士专业学位。2003 年任编剧及导演完成的电影《盲井》获第 53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以及第 5 届法国杜维尔电影节、第 2 届纽约崔贝尔电影节、荷兰海岸电影节、比利时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金马国际电影节或最佳导演、或最佳编剧、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2007年拍摄“盲”系列第二部《盲山》在国内公演。2016 年“盲”系列第三部《盲·道》拍摄完成。


白岩松 / 冯小刚 / 毕福剑 / 徐克 / 王宝强




做为李杨电影观众的时间,比做为大学同学的时间长得太多太多,也因此,对他的了解更多来自电影。看过这本书,发现对他的认识大多靠谱。这本书,他曾想起名《随意而为》,其实我私下不太认可,因为李杨的价值与一定会有的痛苦,都恰恰来自他的不随意。当下的中国电影,人民币比人民重,钱途比前途更清晰。这其中的李杨或许真是个“一意孤行”者。但他不会独行,路还长,时代终究不会走向盲道。可能一意孤行者,只是提前出发的人吧。

—— 白岩松

李杨是我认识的非常执着的电影导演,十几年时间只拍了三部故事片。这三部与赚钱无关,都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生活的电影。他的新书记录了他“一意孤行”的脚印和一个独立制片电影导演的酸甜苦辣。李杨的文字一如他的电影,平铺直叙,不哗众取宠,真实,不装,不矫情,直舒情怀,都是干货。李杨是一个纯粹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犟人,坚守着他的情怀和电影人对社会的那份责任。


—— 冯小刚

1985年李杨与我一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导演专业,从此我俩结缘。


李杨是一个典型的帅小伙,双眼皮大波浪头,我到现在也没整明白他头发到底烫过还是自来卷。总之小伙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无法比拟了,我自愧不如。他的绰号:“广院十大感觉之一”。


李杨专业课扎实,有才有料,体育成绩更让我惊讶。平时没见过他体育锻炼,但在新生运动会上, 4×100米接力赛上导演班获得冠军,他最后一棒速度之快,12秒以内。

我和李杨分在一个寝室。有一次,我们俩去蹭理工科图书馆座位复习,理工科学生仰仗人多势众要赶我们走。在争执推搡之时,李杨大喊一声:来,我们两人打你们十个!平时温文尔雅之人,战时如此暴烈,让我惊讶!


大学两年,突然有一天李杨给我说准备退学,我以为他是开玩笑,没想到是来真的。1987年他自广播学院退学后,赴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攻读艺术史。其后,在慕尼黑大学专修戏剧影视理论。1992—1995年,在科隆完成导演硕士学业。


在学习期间,他为德国电视台拍摄了三部纪录片,后面也拍了不少好片子。但最让观众熟知的还是他在2003年完成电影处女作《盲井》。这又一次让我惊讶。


该片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五项大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2003年荷兰海岸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文学大奖等等,各项大奖拿到手软。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但一直没有获得内地公映的机会。时隔4年,完成“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并首次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


说起电影《盲井》,他不仅让李杨名声鹊起,更让王宝强这个当时在电影制片厂门口趴活儿的、数以千计的草根群众演员之一一炮打响,成名成角。很多观众朋友可能以为冯小刚的《天下无贼》才是王宝强的电影处女作和成名作,事实上《盲井》才是。


当时选王宝强出演主角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李杨让副导演从群众演员中挑选一个质朴、接地气的农村娃来演一个主角。副导演推荐了一批人过来面试,李杨谁都没看上,我估计他也没细看。又让重新推荐一批过来。其实王宝强在第一批中已经去过了,第二次副导演又让王宝强过去。而这一次,李杨终于慧眼识珠选上了宝强。宝强后来也给我说,李杨导演才是他真正的伯乐,是他真正进入演艺圈的领路人。


得知老同学、老哥们儿李杨“盲”系列电影第三部《盲·道》即将上映,新书也快付梓上市了,衷心祝愿叫好又叫座,也期待未来他能给我和广大的观众朋友们更多的惊讶!


当年,李杨出国前一天晚上,抽了我一盒都宝香烟,说第二天再买一盒还我,至今未还,也让我惊讶。


—— 毕福剑

李杨导演的《盲井》《盲山》震撼中外。他如何从一个电影学生,演变成一把插中社会阴暗面的利刃,过程和原因一定精彩绝伦。这本自述会是带我们更深层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年代的一个切口,也许还启发了对未来的看法。


—— 徐克

《盲井》是李杨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我演艺生涯中获得的第一个角色。可以说没有李杨导演就没有《盲井》,更没有王宝强。


这部电影能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是我们用生命赌注换来的。整个拍摄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感谢李杨导演当时的坚守,才有了《盲井》这部好看的电影。


—— 王宝强

//////////// 序言 ////////////



与李杨只有数面之缘,前些时候在微信上,李杨提出要我为他的第一部自述写序,我的确有些惊讶,其实我们并不熟,但我很爽快地应允了下来。


在此之前,只知道他是电影《盲井》《盲山》《盲·道》的导演,对他了解不多。正式和他见面畅谈,是去年的“”期间,我们在北京饭店,喝着茶,聊着天,彼此找到了很多话题和理念的契合点。那天李杨穿了一件皮衣,远远走来,貌似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飞行员,帅极了,印象深刻。


真正了解李杨,还是读了这部书稿之后。我知道他的身世,,知道他虽然只完整的读过小学一年级,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后来他告别了体制,义无反顾地前往德国留学。在拿到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一切归零之后再出发。他从纪录片入手,最终实现了故事片电影导演的抱负,完成了《盲井》《盲山》《盲·道》系列电影。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成为电影界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导演之一。


很多人只是知道他的“三盲”,但李杨在艺术生涯中涉猎甚广。他当过话剧演员,拍过实验电影,拍过纪录片,继而成为电影导演,致力于“盲系列”电影拍摄的同时,他写剧本,拍公益广告片,参加各种各样涉及纪录片、电影的评选活动……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中,李杨总和我提起他母亲,提起了卧床多年的母亲对他的影响。他在这部书稿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母亲的坚忍、坚韧、坚强,写到了母亲对他以及两位弟弟的言传身教。


感觉得到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心地善良;家庭在苦难年代里的遭遇,对李杨至今快意恩仇、嫉恶如仇的性格,必然有其直接或间接的熏陶。


李杨与我弟弟同年,,能留下的记忆,。这些经历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创伤,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力图忘掉它,却很难,即便是选择性的记忆或选择性的遗忘,都无法忘却这一段亿万人见证和参与的共和国历史沧桑。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都是共和国藤上的苦瓜,一代苦瓜能换取改革开放年代的到来,代价昂贵,但也值得。我们的蹉跎岁月,青春年华不再,但这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历,也让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敢怠惰,不敢偷懒,不敢投机取巧,不屑曲意迎合,不屑奉承权贵,即便一身清贫,也无意俯首帖耳,永远试图站立着,“视大人而藐之”。我从李杨的电影和纪录片,从他人生历程可以看出,他的那根傲骨还在,他还在努力,还在坚持。我从他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很多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身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人,都怀揣着程度不同的情怀和使命感,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无情,情怀和使命感都在。我们无法准确描绘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怀和使命是什么,但我们知道,要让我们这一代中的多数人苟且偷生,醉生梦死,或漠然无觉,置身世外,是很难做到的。李杨的“三盲”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一种择善固执。从《盲井》到《盲·道》,漫长的十二年,并不是李杨的创作能力衰减了,而是另有原因。面对另一种择善固执的体制,要有足够的韧劲、足够的耐性、足够的体能和足够的信心。李杨可以选择放弃,但他没有;李杨可以选择妥协,但他没有;李杨可以选择对抗,但他没有。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当烈士是轻而易举的,当勇士是必须的。这种勇士,不仅需要韧的战斗,也需要充沛的精力,要有一种跟你对视,但绝不第一个眨眼的智慧。


给这本书作序,提笔时,我想起了“赤子之心,于今为烈”这一句古话。共和国有很多像李杨这样的赤子,心地善良、做人纯粹、意志坚定,认准了方向,矢志不渝地往前走,千辛万苦,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一点,李杨做到了,他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相信,我应该有机会和李杨在影视领域里合作一把,给这本书作序,或许可以说是“投名状”,希望是合作的第一步。


赤子李杨,心眼不盲。



2015 年 5 月我制作完成了我的第三部长片《盲·道》。这部电影可以视为“盲系列三部曲”的第三部,它距离我的第一部长片《盲井》相隔已经十二年之久。十二年,这个数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周期、一个轮回、一个节点。对我而言,用十二年的时间完成“盲系列三部曲”可以说是巧合,也可以说是冥冥之中命运使然。不管怎样我都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使命,完成了对自己的一个承诺。我为此感到释然。但命运之神并没有那么直接了当地眷顾我,让我可以顺利的开香槟举杯欢庆。我没有想到《盲·道》审查周期竟如此漫长。


在审查、修改、等待的期间,我心烦意乱,十分焦虑,有时甚至感到绝望,怀疑自己当初选择拍电影为终身职业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如此的等待给了我大把时间,却又因为焦虑几乎干不了任何其他的事情。我是一个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浪费时间对我而言就等于在浪费生命。我想,我一定要做点儿什么来打发时间和排解烦恼,否则我就有可能疯掉崩溃掉。于是就拿起笔开始梳理自己的电影生涯。回首往事,我的内心一下子变得平静了。那一幕幕生活片断像电影画面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说真的,当初我并没有打算写什么自述,只是想利用回忆来填充一块块的时间,同时也把自己追求电影梦想的过程记录下来,以防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以防往事真成云烟。在好朋友刘太亨(著名诗人和出版人)、万静波(《南方人物周刊》前执行主编)和刘珏欣(著名记者)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我才大胆的用笨拙的笔触写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一意孤行:李杨自述》。


:“是,或者不是,这是一个问题。”的确,我们一生中不都是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和选择吗?做事情,还是不做?遇到困难时选择放弃,还是砥砺前行?写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回看自己曾经的过失、摔过的跟头。人生的确非常奇妙,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偶然,其实都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和命运的必然。我的电影之路如此,这本自述《一意孤行:李杨自述》的定稿也是如此。


十二年是人生一个周期的终结,也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这本书是我人生一个阶段的总结和回忆,希望它能让大家了解制作独立电影的种种困难,以及一个固执倔强的青年追求电影梦想的经历和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喜悦。


2017 年 12 月 31 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