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皇城根下游“一环”

皇城根下游“一环”

  • 发布时间:2021-06-02 03:09:21

北京于1965年开始修建了地铁一号线,1987年年底地铁二号线正式进入了环形运营。此后随着城市道路的改建和扩建出现了人人皆知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很多人一直都在问,北京为什么没有“一环路”?如果有的话又在哪儿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一次钻进了浩如烟海的京城史料……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先将北京的环路示意图呈现给大家。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的位置和形态。您再仔细看看,“二环路”与其他几条环路有什么不同吗?它是一个“凸”字型。这个“凸”字型的环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要从明朝说起了。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派大将徐达攻下了元朝的首都大都城(今北京)。为了减少明军守城的压力,徐达将元大都的北城防线向南移了5里,在今日北二环一线又筑了一道新的城墙。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四子朱棣为燕王(燕:今北京)。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率领麾下发动了“靖难之役”,攻陷南京城,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下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并很快决定将首都迁回北京。

从永乐十五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17-1420年),朱棣大张旗鼓开始了新首都的建设。在新都建设过程中,朱棣将位于今日东西长安街位置的元大都南城墙向南移了2里,新筑城墙上开设了正阳、崇文、宣武三座城门;而东西城墙依然是元大都的城墙,东面开有朝阳、东直两门,西面开有阜成、西直两门;再加上北面的德胜、安定两门——四面城墙九座门,这就是老北京口中的“四九城”了。而今日北京地铁2号线的位置,正是新都城墙的位置。


“四九城”,后称为北京内城的示意图


在新都城市中轴线的正中位置,是辉煌壮丽的紫禁城宫殿,而紫禁城周围不远的地方,则是一圈高高的围墙,红墙黄瓦,四面各开有一座城门,形成了一个近乎方形的独立区域,这就是皇城。北京人口中引以为傲的“皇城根儿”,说的也就是这道墙了。


                                                              

明北京皇城图


明代中叶,为防范蒙古骑兵的袭扰,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用时仅七个月,在内城的南部建起了新的外城。    

整个外城共有七座城门。 南墙上,中有永定门,东有左安门、西有右安门;东城墙上有广渠门,西城墙上有广安门。与内城连接处的东北角有东便门,西北角有西便门。  

至此,明清北京城的基本格局便已定型。外城与内城相连,大概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京二环路的位置。到今年为止,已经465年了。


                                                         

北京明清时皇宫,皇城及内外城的示意图


老北京人嘴里常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听起来像是一句神秘的咒语,实际上指的不过是三圈城墙上的城门:这里的“内”指的是内城,“外”指的是外城,九、七、四指的则是内城、外城和皇城墙上的城门的数量。  

 虽然“一环路”之说并无官方定论,公开发表的地图上也没有“一环路”这个专有名词,但是根据“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推测“一环路”,也是人之常情。既然北京的外城再加上内城就是二环路的位置,那么从二环路往里推,唯一能够形成环路的,也就只有皇城这一圈了!

好了,言归正传。让我们按照东南西北顺时针的方向开始皇城根下的“一环”之旅吧!

一. 皇城东墙

  民间俗称“东皇城根儿”。南起北京饭店贵宾楼门前,北至东皇城根北街的北口。

城墙西侧的南河沿大街和北河沿大街,这两条南北相接的大街,原是明代的玉河,元代著名的通惠河(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永乐十五年,修建皇城的时候,东城墙是在玉河的西岸,在南河沿和北河沿大街的西侧。您一定会问了,这城墙还会搬家吗?难不成真应验了“飞来峰”的传说吗?

下面这张图是我从《加摹乾隆京城全图》中截取的,可以清晰的看出当年皇城东墙“搬家”前后的位置。



当年东墙外的玉河上,日夜行舟,舳舻蔽水,喧嚷之声日以继夜直达宫内。于是,1432年明宣宗朱瞻基以“东华门外逼近民居,喧嚣之声至彻禁御”为由,将皇城东墙移到了玉河东岸。东安门移到了“皇恩桥”的东侧,从此玉河被圈进了皇城之内。有了新东安门以后,原来的东安门依然保留下来叫“东安里门”了。1912年,袁世凯操纵北洋军兵变时,东安门被烧毁。

沿着南河沿大街的东侧从贵宾楼处向北走,原皇城东墙的位置上宾馆和饭店鳞次栉比。



2001年挖掘出了明代东安门和门内皇恩桥部分遗址,北京市政府在这个遗址上修建了"东皇城根遗址公园" 。





皇城东墙的最北端到东皇城根北街北口与地安门东大街的衔接处。




二、皇城南墙

以天安门为中点,东到南河沿南口与贵宾楼的交接处,西到“”西侧府右街的南口。

天安门是皇城南墙的城门,也是皇城的正门。明朝时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东有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西有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太庙和社稷坛分别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和祭祀土地与五谷之神的地方。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社稷坛的南墙打开,修建了一个大门,正式对普通民众开放。当时叫“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在打开“中央公园”南大门的同时,为了建筑格局的对称,在天安门东侧的太庙南墙处也打开了一个南大门,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被赶出皇宫后,太庙作为“和平公园”,不久又改称“故宫博物院分院",向游人售票开放。195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天安门西侧的,,原名宝月楼。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按照中国传统,府邸的正门要开在南面,于是将皇城墙扒开一段缺口,加砌了两道八字墙与墙内的宝月楼衔接,宝月楼下层当中三间打通,改建为大门。在门内加建了一座红墙黄瓦的大影壁,以遮挡外人视线。改建后的宝月楼被命名为。总统府右侧的“灰厂胡同”也改名叫“府右街”了。



于此同时,又打通了“南长街”和“南池子”两个豁口。并把南河沿处的玉河铺设了暗管,改成了马路。打开了“南河沿”的豁口。

三、皇城西墙  

说到皇城西墙,就要把明清时期的皇城地图再重新看一看了。



这张图上,皇城的东南角、东北角、和西北角都是90度的直角。唯独西南缺了一角。这缺失的一角是什么原因呢?也许能从下面这张元大都皇城图中找到答案。



元大都的皇城墙当时叫“萧蔷”,南墙在明清皇城的端门与午门之间,也就是图中的“棂星门”处。西南角有一座“大庆寿寺”。 

这“大庆寿寺”是金朝(公元1165年)的时候修建的。。当时的庆寿寺规模宏大,占地百顷,香火盛极一时。公元1257年忽必烈在庆寿寺的西南处为海云和可庵法师建了两座砖塔。后来庆寿寺在老百姓的口中被叫成了“双塔寺”。(清朝末年庆寿寺已颓废,1955年为扩建长安街,双塔寺被夷为平地。)


明朝初年,在“萧蔷”太液池的南面又挖了一方池水,叫“南海”,与太液池的北海,中海合称为“西苑三海”。明朝永乐十五年修建皇城墙时,将“南海”纳入皇城,并避让“庆寿寺”。在沿用“萧蔷”的东、西、北三面墙的基础上,将南墙保留了西侧一段,从现在灵境胡同东口向南移至府右街南口长安街一线。从灵境胡同东口向西到与罗家胡同北口交接的“明清皇城西南城墙拐角旧址”。




沿着西黄城根南大街向北走,至西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处,就是西安门的遗址,向西正对着西四的丁字路口。

1950年因附近摊贩不慎失火,西安门被烧毁。

皇城西墙的北端止于西黄城根北大街的北口(北京四中操场的西北角)与地安门西大街的交接处。

四、皇城北墙

 西起北京四中操场的西北角,至东皇城根北街的北口与地安门东大街的交接处。

北城墙的城门是北安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称地安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与天安门南北相对。1955年城门被拆。

今天的北海公园是明清两朝的御苑,1925年作为公园对外开放时,其北门(与什刹海正对)在北城墙上打开的豁口,辟为北海公园的北门。


 
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城及城墙完工,到民国元年(1912年)初,那曾经在世界建筑史上灿烂而辉煌了492年的北京皇城,尤其是那皇城的标志性建筑物----皇城墙。却在民国1912年至1930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除了皇城南墙被保留下来,其余三面墙全部化为乌有。

当我行走在已经名存实亡的皇城根下,眼望着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一派繁华时。一种无可名状的心情油然而生。

如果时间可以穿越,元大都的总设计者刘秉忠,明皇城的缔造者姚广孝,会对今天的我们说些什么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