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北京晚报走过的60年(七) | 2001年,晚报捐赠入世槌,中国记忆国博藏

北京晚报走过的60年(七) | 2001年,晚报捐赠入世槌,中国记忆国博藏

  • 发布时间:2021-08-14 18:12:31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自己的晚报,在晚报我们都找到了各自的天地。《北京晚报》从1958年创刊至今,为市民带来了哪些精彩内容?都有哪些故事?我们为您细数“北晚走过的60年”。


在《北京晚报》60周年之际,读者俱乐部将会举办有奖竞答活动,欢迎届时参与。本栏目从3月1日起陆续发布,竞答问题的答案都在本栏目中。


2001年,新千年的第一年,中国入世年。国家要融入世界,媒体也必须要有更高的视点和更开放的视野。就在这一年,《北京晚报》提出了“关注世界关注,关注中国关注,关注百姓关注”的办报理念。也就在这一年,《北京晚报》成功地对博鳌亚洲论坛、北京申奥成功、上海APEC首脑会议进行了大篇幅的全景盛宴式系列报道,而报道中国入世是《北京晚报》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实践,也是这一年重点新闻报道的收官之作。


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的两位年轻记者郭强、侯振威全程采访此次会议,他们没有想到,几天之后,自己也将成为新闻的主角。


2001 年 12 月 12 日,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接收“入世槌”并为北京晚报颁发荣誉证书。


传奇木槌 结缘《北京晚报》


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萨尔瓦大厅。随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木槌落下,中国入世一锤定音。


中国加入WTO是世界性的事件,木槌见证了那一刻,一锤定音,世界瞩目。只不过,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郭强和侯振威都没有意识到,这把见证历史的入世槌,会由他们带回中国。


追新求异拼抢特色新闻是晚报人的传统,当报道中国入世的热点过后,郭强和侯振威的报道热情并未消退。13日晚,他们在冷清的会议厅中寻找为人们所忽视的新闻细节时,无意中发现工作人员正在清场,而为中国入世一锤定音的“入世槌”,正静静地躺在桌子上。经过现场沟通,工作人员爽快地答应了他们想将“入世槌”带回国的要求,并祝贺中国加入WTO。


木槌安家 牵动热心读者


2001年11月15日,《北京晚报》记者带回“入世槌”的消息经由《北京晚报》头版报道而广为人知,引起了巨大反响。


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文物征集工作的研究馆员陈禹,立刻联系到还在多哈的郭强和侯振威,表示想收藏这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为了表达诚意,细心的陈禹还特意第一时间赶到机场用鲜花迎接携槌归来的记者。与此同时,全国多家博物馆和相关机构为收藏“入世槌”,与革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更有企业挤进来,表示愿意以300万或者更高的价格买断“入世槌”的相关产品开发权。


2011年11月23日,晚报专门邀请部分热心读者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收藏“入世槌”请大家献计献策。很多读者参与了有关“入世槌”收藏的讨论。最终,《北京晚报》选择了将“入世槌”捐赠给革博。


2001年12月12日,京报集团在长城饭店举行隆重的捐赠仪式,将系着红丝带的“入世槌”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北京晚报》因为这一策划性新闻,成为中国入世报道媒体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为国家留住了历史。


晚报记者 续写文化传奇


将入世槌带回国的郭强和侯振威,十二年后反观当年轰动京城的“入世槌”,他们的看法更加成熟而有深度:对于记者来说,除了是事件的记录者、旁观者和报道者之外,找准时机还可以成为事件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这也是新闻工作的魅力所在。我们在现场就是觉得不论是“入世槌”还是座椅套,对中国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们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应该把它们带回去。这件事在当时看是举手之劳,但从历史角度看,是一种机敏,意义非凡。能有这样的突发奇想,主要是缘于晚报记者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报道一个事件不仅要角度新颖还必须善始善终,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这热情源自于《北京晚报》的文化传统。


正是因为这种热情,13日深夜,很多同行已经归心似箭的时候,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重返萨尔瓦大厅寻找新闻线索,才会有这意外的收获,才有机会做了一件令人们关注的事情。所以说,机会还是留给了有准备的人。


“如果说这算传奇,那也只是我们这一代记者为《北京晚报》传奇史续写的一笔而已”。

 

北京晚报走过的60年(六) | 2000年,晚报开行“市民免费看房班车”

北京晚报走过的60年(五) | 1983年,晚报发行量首度破百万,新闻纸都不够用

北京晚报走过的60年(四) | 1980年,“新星音乐会”3万张票3小时售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