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安徽临泉古街,文化底蕴那么深,的风漆画都出自这里!

安徽临泉古街,文化底蕴那么深,的风漆画都出自这里!

  • 发布时间:2021-10-18 23:09:57

临泉老街原名沈丘集,自古以来深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山东移民文化的影响。使得民俗文化风情多彩,乡土文化气息浓郁,地方文化特色鲜明。

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临泉老街留下宝贵“财富”

临泉木雕享誉全国,

老街的木版门画、灶画、灯笼纸和八根柴扇面与朱仙镇灶门画齐名,是临泉县城四大传统木刻艺术品,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畅销皖北及豫东南等地。清乾隆年间,沈丘集刘启法的曾祖父在河南朱仙镇贩门画结识一位门画制版老师傅系鰥夫,以承担其后事的许诺,请来传授技术。

开始在沈丘集设木版画作坊,刻印门神、灶画、对联、纸牌、灯笼纸和八根柴扇画等印刷品。超级国画艺人刘启法、施灿锦、,将临泉木雕的影响推向了顶峰。嘉庆十年,沈丘集徐荣光等7人创办辅仁义学,道光八年设学宫,置田170亩,集人谢子中捐学田100庙,发展为辅仁书院,对后来临泉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网络配图)

、泉河逃荒至沈丘集,以丝织为业,后由女婿齐明德接替当掌框,光绪年间开“双胜和”丝绸庄,生产的绫、罗、绉、绢质地轻软,色彩绮丽,畅销中原。后齐明德的徒弟雇掌鞭(工人)1O人生产的大绉、包头畅销皖大字街交汇处,曾屹立两座建筑宏伟的石牌坊。

老街中心,两座石牌坊诉说封建女性贞烈“文化”

一座坐落在西侧的王姓门前(小千字街东四西石牌坊,建于雍正13年,系王姓女,许马姓娃娃亲,不幸马男不立而卒,王女终闺阁独守,为标榜此女之贞烈而立。南石牌坊坐落于南侧的汤姓门前(后准北饭店前),立于咸丰三年(1853亡,李女誓死不再改嫁,特立此牌坊,上有“责节烈女,遗芳万年”字样。

两座牌坊全系石雕牌架,结构严谨而奇特,牌坊两侧雕有太公钓鱼、孔子周游、八(仙过海、麒麟送子、二龙戏珠、刘海戏金蟾、王宝钏住寒窑等戏剧传说故事,雕刻精细优美,造型逼真。4条牌架的支柱两侧有雄狮8尊立柱顶端有铁铸展翅欲飞的翠鸟。整个石雕既显得壮丽豪放,又给人以整齐柔和之感。石牌坊1958年被砸烂运到石灰窑焚烧,实为一大遗憾。

,由于临泉县幸免沦陷,和沦陷区纷纷在临泉举办公私立中小学,乃至出现高等院校。,有《临泉日报》、《重建日报》《长城》等民国二十九年春,,任少校编辑,负责《重建日报》的编辑工作,并在党政分会内部建立秘密联络站,以合法身份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在老街北于老庄砦(现城东街道)为鲁苏豫皖党政分会创办刊物《长城》,从事文学创作。

“同乐园”,传承清代戏园之精华

民国二十八年,,向党、政、军、商各界集资700元,在服务巷原清代戏园基础上改建525平方米士木结构的同乐园。改建后的同乐园宏大宽敞,在当时颇负盛名。内有明柱栏杆,边有楼座,下设300个木座位。平日演出主要有淮北梆子、越调和曲子戏。

曾上演宣传抗日的戏剧。在舞台两边长期悬挂木版风漆云勾花纹对联:;乐山乐水乐丰年”。民国三十年后,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邀集一批苏北、皖北沦陷区的京剧演员,在此组成临泉重建京剧团,演职员40多人。。

传统文艺发光发热,

,民间曲艺也由街头走向大雅之堂,县党部于东大街开办“文化服务社”,杂技、坠子、评书、二夹弦、数来宝等民间曲艺在此演出。城东关公园“去思亭”(民国时期城东关公园内,上有“去思亭”三字,亭中悬有“秉国体民”匾)也是民间曲艺演出地,郭明中、郭保昌的北口大鼓子钙《响马传》、《大八义》、《小八义》很有名。

鼓点,开头多用凤凰三点头,演唱中运用长流水、倒若帘皮板点珍珠串。清音艺人郭瞎子一人能兼男女描加伴奏,他的民间小调《小乔哭周瑜》《宋买臣体妻》采用南方来茶调风格,深受来自论陷区军民的喜爱,。

沈丘集居民完亲(结婚)时唱《拜门小调》拜堂时唱《挑褡头歌》,闹洞房时唱《撒床歌》。老了人(丧事)时请人唱《出殃歌》、《哭灵曲》特别是老街艺人在火神庙前表演的《打五扇》《姜公背姜婆》等更具临泉老街乡土气息。

老街传说、饮食文化多彩,畅想“舌尖上的临泉”

临泉老街有它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如老曾家“晃子”(猪血)杂碎汤、瞎娥卤龙鞍王八、老焦家酵子茶、高老头咸“糊嘟”、康二贴锅烧饼、马娃手撕牛肉、温家凉蒜面,给老街人留下了舌尖上的记忆。梁家馄饨、四彬蒸饺、宝玉拉面、沧桑烩面现在生意依然红火。

(网络配图)

临泉老街好似历经沧桑的老人,古韵悠悠流传太多跌宕起伏的传说和故事。如黑龙潭和白龙潭的传说,斜街与鬼沟鬼楼的传说,青龙桥金豆开花的传说,泉鞍洲十二进士变苦力的传说,施老凤澡堂与黑风洞的传说,王坤元开“一善堂”的传说,刘邓大军1947年5月和10月二度解放沈丘集的故事等。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临泉老街现在虽然破败,难寻其文化踪迹,但是老街见证了临泉历史的变迁,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是二百四十万临泉人民抹不去的文化印记。


读者对临泉老街历史有什么想说的,可在文章下方留言。原创不易,喜欢文章可以关注作者或赞赏文章。

安徽城史,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关注安徽城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