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盛大开幕(第十一届)

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盛大开幕(第十一届)

  • 发布时间:2021-10-14 00:54:21

2016年12月14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一届)在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盛大开幕。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多维制造商、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等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

▲图:会议现场


论坛由、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闯先生主持。  

▲图:会议主持:马闯先生

马闯先生在开幕词中讲道本次论坛是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论坛的第十一届成功召开。11年来,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随产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得到了业内新老朋友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已成为维生素产业相互交流,关注产业共同利益,促进合作,实现产业链和谐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也是维生素行业年度的盛会。我们在此衷心感谢每一届论坛的每一位嘉宾为我们贡献的智慧与精彩分享,也要感谢每一届论坛战略合作伙伴和协办单位给予我们的信任、支持与帮助。

之后马闯先生对出席第十一届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图:行业领导、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代表

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与嘉宾有:

,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师立亮先生,、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孔平涛先生。

莅临会场的主题演讲专家有:

泰高中国动物营养技术总监张若寒博士、太原市威尔潞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彦明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高级实验师赵小阳老师、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曩潇潇女士、上海生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薛建萍主任、中粮(北京)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水宝博士、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部经理王方立先生、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帝斯曼动物营养中国区本地化解决方案总监史清河博士、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周刚宏先生、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柳晓峰先生。

本届论坛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协办单位的友情赞助,协办单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他们是:泰高中国动物营养TNB业务商务经理刘大中、安迪苏维生素全球采购经理牛兆锋、帝斯曼动物营养中国区本地化解决方案总监史清河、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陈晓勇、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庞晗、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水华、珠海市拓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储科军、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锡英、杭州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美星、上海富朗特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亮、浙江威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龙沙大中华区总裁吕尚洁、中粮(北京)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水宝、四川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顺友、山东华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正军、北京福乐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立颖、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天才、江苏瑞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龙城、吉林富利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景峰、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道夷、北京卓龙兴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海峰、杭州富阳新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兴、太原市威尔潞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彦明、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金党。

最后,由战略合作伙伴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师立亮先生和承办单位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平涛先生共同开启论坛水晶球。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正式开幕。   

▲图:开启水晶球仪式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图:嘉宾合影


12月14日演讲嘉宾的主要内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饲料工业增长空间已经看到了天花板,以后饲料工业的发展同养殖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2016年畜牧业生产结构剧烈调整,下游的变化对上游饲料、原料和添加剂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如何清醒认识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特点,未来上游供应商的客户会有哪些变化?在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主题报告2016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回顾与展望》。






▲图:




据张富先生介绍,前两年畜产品消费下滑,近来从宏观指标的表现来看,消费处于企稳回暖的态势。 


畜禽产品供给方面,生猪产能逐步增长,全年猪肉产量可能降3%左右;蛋鸡产能逐步增加,鸡蛋产量同比增0.5%左右,后期价格下行;奶牛存栏持续下降,产量同步下滑;肉羊养殖回归正常利润,养殖户的预期开始改变;肉牛明年总体平稳,全年牛肉产量下降约5%;白羽肉鸡养殖量有所增长,封关的影响将在明年逐步显现;黄羽肉鸡盈利较好,景气度高。

工业饲料从前几年下滑的态势下,开始恢复性增长。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农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从经营模式看,后期发展大统筹大融合,从粮食到养殖,再到环境持续发展,是目前推进种养结合的主要因素。从区域布局来看,养殖处于大转移大调整;生产经营是大洗牌大变革,包括规模化提升,企业集中度提升。养殖污染和生态环境大修复大治理。

从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饲料工业进入低速增长期,消费需求放缓,生产约束加大。以后的发展主题是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说起来,养殖端的变化不光是利润、产量,养殖环境变化,用户对生产效率的改善,对于投入品饲料来说,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近两年商业饲料竞争环境复杂,未来的预混料企业需要提供哪些核心产品,除此之外,还要提供哪些服务,才能更好的为用户创造价值?在2016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泰高中国动物营养技术总监张若寒博士作主题报告《工业4.0时代下,预混料企业生存选择与创新》。

▲图:泰高中国动物营养技术总监张若寒博士

张若寒博士首先讲到关于精准营养的话题,精准营养,让数字说话,举例说明了精准营养产生价值,Cobb 500 计1亿只,42天出栏,公母混养,FCR 1.7:1,每只肉鸡累计采食量4659克,1亿只肉鸡出栏,累计采食量46.59万吨,每只活鸡少收益0.02欧,1亿只少收入200万欧,但每吨饲料节约成本6欧,46.95万吨节约成本279.54万欧,综合收益=279.54-200=79.54万欧。

另外,利用泰高精准营养配置日粮的精准饲喂程序使获得蛋鸡的最佳产蛋效益。

其次,张博士讲到替代AGP可行性,不能指望单一技术/添加剂轻易替代和降低成本

最后,讲到中国饲料业的“饲料制造4.0” 。

“饲料制造4.0”的核心是精准、高效、柔性、大规模客制,那么精准营养是精准制造的前提之一。

如果精准营养可以实现,那么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营养、AGP替代都可能成为起点。体现精准制造客制产品效率的起点可能是模块化设计。特殊功能包类产品可能是预混合饲料企业精准制造的增长点。目前的困难在效率与精准之间的平衡,规模客户需求和数据库。目前的技术人员需要工匠精神,生产人员素质无法撑精准制造。强调传统产品+电商≠“饲料制造4.0”。



让营养精准可不容易,用什么原料,如何评估原料,如何保障原料价值能在加工过程中不损失,这更重要。我们知道DL-蛋氨酸,为什么叫DL?因为是同样的分子量,但是异构体,当然他的性价比是有差异的。化学结构的手性与功效密不可分。活动越高的物质其稳定性越差?如何保持其活动的价值及稳定是技术应用的核心。好产品需要好的应用方法?稳定的高活动性的产品是大家需求的?太原市威尔潞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彦明作主题报告《维生素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率应用技术探讨》

▲图:太原市威尔潞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彦明

梁彦明先生讲到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几个关键点: 加工工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检测标准的制定;安全性评价

物理法中影响维生素预混料稳定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和湿度影响维生素的效价,高温高湿对维生素预混料稳定性的影响尤为严重;可见光或紫外线对VA、VD3、VE、VK3、VB1、VB2、VB6、VC和叶酸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在直射光线和充足氧的环境中,VA极易被氧化;矿物元素,载体的pH值等也影响维生素预混料稳定性。

化学法中提到微乳是新型理想的药物释放载体。具有透明、稳定吸收完善、靶向释药等特点,并提高了药物疗效,降低了毒副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日益提高,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有机物的过程,目前是提高生物利用度。

通过多维预混料创新产品——肠溶微囊,液态吸收,强调制剂工艺四个重要任务:提高维生素的生物利用度,保证生物等效性、获得一致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上游产品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提升了效率,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到饲料里的产品,检测结果不合格。不是说没加,也不是加的不够,很可能是检测方法选的不对。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高级实验师,赵小阳老师作主题报告《维生素检测技术和标准方法研究进展》

▲图: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高级实验师 赵小阳老师

赵小阳老师讲到样品预处理是维生素检测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无论使用多么先进的仪器和检测手段,都离不开科学准确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预处理的方法有三种,酶解法、皂化法、直接提取法。皂化法,酶解法适用于水溶性维生素A、D3含量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菠萝酶适合明胶、淀粉包被;淀粉酶只适用于淀粉包被。在GB/T 7292-1999中用碱性蛋白酶可以保证两种包被载体的检测,在标准修订中,仍使用碱性蛋白酶。有的企标中用菠萝酶,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在误差范围之内。

检验方法:采用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开发快速分离方法。结论得出uUHPLC, HPLC可以获得相同的分离结果,但与HPLC方法相比,采用UHPLC法可将分离时间缩短5倍。采用UHPLC法可节省溶剂。

二维色谱的利于低含量目标物质的分离,特点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离机理分析样品,所用的两根色谱柱的分离行为是正交的,且正交性越强,分离效果越好。

1.提高分离效果、降低干扰。解决了维生素D3的含量极低且杂质干扰的问题,提高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能力,得到更全面的样品信息。

2.提高自动化程度。离线收集净化时间长,在线净化,减少等待时间。

3.降低成本、环保。节省实验室人力,降低流动相消耗,提高仪器利用率。


12月14日下午,会议由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 资深分析师 周刚宏先生主持。

周刚宏先生表示,上午四位演讲嘉宾分别对中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形势、基于维生素的营养精准使用,维生素产品的处理工艺和检测方法做了精彩演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悟,收益匪浅。下午的论坛同样实用精彩。


▲图:主持人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 资深分析师  周刚宏先生



2016年四季度最热最火的维生素产品之一就是烟酰胺,今年7月份百草枯禁用,给吡啶产业链带来很大的影响,烟酰胺价格开始从谷底反弹,原料格局变化对后面的烟酰胺市场究竟有哪些影响?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曩潇潇女士作主题报告《从吡啶碱市场格局变化,展望烟酰胺的发展趋势》

▲图:山东泓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曩潇潇女士

目前全球3-氰基吡啶和烟酰胺产能严重过剩,平均开工率约为55%。整个吡啶产业链及烟酰胺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国外产能将持续减少或关闭。在未来几年,吡啶和3-甲下游产品的市场成长驱动力截然不同,3-甲基吡啶的紧缺现象仍将继续。其中,上下游一体化将决定烟酰胺厂家在下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吡啶的市场份额及产量将决定烟酰胺厂家的市场地位。烟酰胺民族品牌将在全球市场崛起,并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泓达集团的优势

1)产业链优势:全球唯一一家拥有最长产业链以红薯和木薯为原料运用发酵工艺生产烟酰胺的公司。

2)技术优势: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生物催化法烟酰胺工艺生产技术,3-氰基吡啶转化率高,无残留,产品纯度高更安全,符合现代人的健康养生观念。并且该工艺生产设备选型、布置合理,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具有显著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原料优势:吡啶市场最具竞争力供应商,国内百草枯市场(除红太阳和绿霸自我供应外)吡啶市场占有率70%以上,2017年吡啶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2016年10月份全球单产5000吨装置在泓达投产。

4)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

5)品质优势:化工级、食品级、饲料级、化妆品级

烟酰胺各项质量指标不仅达到国内饲料添加剂和中国药典的标准,也符合美国USP、FCC、欧洲EP、日本JP等各国标准的规定。


烟酰胺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技术是绕不开的环节,近几年中国烟酰胺发速度加快,这主要来自受上游原料市场变化影响,也有烟酰胺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上海生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薛建萍主任作主题报告《生物法生产烟酰胺工业化技术现状分析》。

▲图:上海生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薛建萍主任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薛建萍教授在“生物法烟酰胺工业化技术现状分析”中,介绍了国内外腈水合酶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从几百吨到上万吨的产业化发展过程。

薛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生物法烟酰胺工业化技术,并且客观地在生物学特性、发酵技术、酶固定化技术、生物酶转化技术、后续提取纯化工艺、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客观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目前中国烟酰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三种工业化技术:广州龙沙使用的日本京都大学的R. rhochochrous J1固定化酶细胞催化反应技术、海宁兰博生物和山东泓达生物使用的丙酸棒杆菌游离细胞催化反应技术和江苏红太阳使用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游离细胞催化反应技术。

在肯定了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游离细胞催化反应技术催化效率较高和细胞生产成本较低优势的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可能的安全健康风险和和提取纯化改进的潜力。

这些比较研究工作,为烟酰胺生产企业选择适合企业使用的技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提醒去也考虑安全和健康的风险。



复合维生素发展的专业化势在必行,专业的事需有专业的人来做,中粮(北京)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水宝博士 作主题报告《复合维生素的行业格局变化与专业化之路》

▲图:中粮(北京)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水宝博士

饲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即便如此,饲料市场空间依然广阔,饲料、养殖、屠宰及销售产业链近4万亿,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7810亿。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种植业+养殖业)比重将分别达约52%和55%。

饲料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向着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伴随国家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实现“三个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加速科技创新驱动下的行业转型升级。

沈博士指出,复合维生素市场规模将趋于稳定,市场集中度提高,复合维生素配方由“经典”到“定制”。其专业化之路并不仅仅是单维加载体,更是要回归维生素的本真,即使添加量很小,但能在消化与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需要量精准化、单体剂型科学化、配方设计个性化、工艺要求精确化、产品升级功能化等五个方面。



近年复合维生素的专业化之路加速,好原料、好配方、好工艺、好设备缺一不可,预混料和加工设备的安全性是维生素和预混料厂家的必选题。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王方立 作主题报告《维生素及预混料加工设备的安全性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图: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王方立

近些年复合维生素的专业化之路走的很快,好原料、好配方、好工艺、好设备缺一不可。预混料生产包括卧式和立式工艺,预混料生产、加工的安全性、自动化等离不开好的生产设备。

王方立提到,预混料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避免所有方式的污染和交叉污染;2)避免通过生产线的分级;3)减少残留。如果残留量为4%,同一配方的连续生产都没办法进行,而如果将残留量控制在1%,则配方差异在4倍内可以连续生产(布勒工厂的残留量<1%);4)所有的生产步骤中都保证高的精确性;5)稳定的生产,稳定的质量;6)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程可追溯;7)静电防护。

未来,加工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势不可挡,如自动拆包机、全自动包装秤和码垛机、成品在线发货以及使用全自动立体仓库等。



除了畜禽维生素营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创新,鱼类维生素营养同样备受关注,但这方便的研究相对较少。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 作主题报告《鱼类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

▲图: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

水产和畜禽对维生素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如:1)VC,鱼虾不能合成VC, 必须添加;而畜、禽不必。2)水中吸收钙,对VD 的需要不如畜、禽敏感。3)微生物,鱼虾类肠道微生物合成V少,可不考虑。但所有的维生素均参与机体的正常功能。如VA可维持细胞膜及上皮组织完整性和正常通透性。有实验表明,鱼类VA最适添加量为3914IU。

我国水产行业标准共有21项,水产配合饲料(GB/T 22919.1-2008)法规的31项中仅8项列出了维生素推荐值,水产料标准还有待完善,如目前还没有青鱼和鲤鱼的B12具体推荐量;某些标准与生产实践相差较大。

冷向军教授还提到,目前膨化鱼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超量1/3到1/2,鱼饲料存在全部或部分维生素超量的现象,需要引起行业的重视。中国的水产养殖环境复杂,对鱼类的营养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水产养殖环境复杂,对鱼类的营养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畜禽养殖环境同样复杂,帝斯曼动物营养中国区本地化解决方案总监史清河博士作主题报告《2016版OVN变化及其价值解读)

▲图:帝斯曼动物营养中国区本地化解决方案总监史清河博士

维生素与其它养分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所以不应将其看作孤立的养分,如脂溶性维生素在肠道吸收时存在竞争,所以必须饲喂正确的比例,而水溶性维生素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中间代谢的调节者,当其中一个缺乏,会增加其他维生素的需要量。

维生素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饲料组成、湿度/温度、传染病、应激、生产性能及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潜力提升所改善的生产性能,建议每年对维生素推荐量增加1%。

史清河博士介绍,帝斯曼优选维生素营养(OVN) 针对动物在不同饲养阶段和生长环境下饲喂高品质的,准确数量的,配比合理的维生素。OVN添加量可预防动物出现缺乏症,有助于充分挖掘畜禽的遗传生产性能潜力。

其中,帝斯曼HyD®可提高提高肉鸡细胞和体液免疫力。实验表明,在家禽免疫应激的环境下,添加25OHD3 (HyD®)的意义远超过仅添加V D3。用于母猪,HyD®可改善其产仔数,增加活产仔数2.1%,断奶仔猪数2.9%。


特色演讲


维生素论坛的老粉儿都知道,深度访谈栏目自从2008年开始,今年已经是第6届,采访的嘉宾都是维生素行业乃至饲料行业的明星大腕儿。这些明星大腕儿们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带光环,但平时鲜少露面,行事都特别低调,深度访谈的意义就是听过轻松的谈话,了解企业和企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本期深度访谈的嘉宾可以算维生素行业的“新人”,因为这家企业进入维生素行业也不过仅仅2年,在进入行业之前,他们的标签是循环经济、是酒业。这家企业就是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位企业的老板就是泓达董事长师立亮先生。

当2016年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挑战者”的身份进入维生素B3(烟酰胺)行业,饲料行业第一次正式认识了董事长师立亮。


▲图: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师立亮(右);《中国畜牧杂志》记者 赵楠(左)

山东泓达以“沂蒙山”红薯为最初原材料,形成了“红薯—乙醇—乙醛—吡啶—维生素B3”、“红薯—乙醇—乙醛—丁烯醛—山梨酸(钾)、“红薯—乙醇—乙醛—双乙甲酯—维生素E”三条产业链。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泓达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一发展路线,转变为“资源——产品——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和“减量、利用、循环”的循环经济管理原则。上下游一体的产品链、循环经济链,使泓达取得了技术、环保、成本和市场的竞争优势。



明天精彩继续



博亚和讯原创文章更新中:

回复文章前对应的“字母数字“即可阅读,如回复“boyar1”,即可阅读“新西兰AA祖代种鸡进口渠道打开 全年祖代引种45万套

boyar1新西兰AA祖代种鸡进口渠道打开 全年祖代引种45万套

boyar2上半年饲料企业量利齐升,产业链延伸发展成为趋势

boyar3父母代鸡苗回头还是筑底 80可期否? 

猪:

蛋鸡:2017中国蛋鸡产业展望报告

肉鸡:2017中国白羽肉鸡展望报告

饲料:2017中国饲料产业展望报告


欢迎订阅博亚和讯资讯产品

订阅网址: http://www.boyar.cn/user 

申请信箱:ask@boyar.cn 

咨询电话:010-82894056 / 010-82894057 / 010-82893429 / 010-82893871 


诚信·服务·求实·创新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