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酒店动态 > 陈妙林:年逾65,退而不休

陈妙林:年逾65,退而不休

  • 发布时间:2021-10-15 04:15:38


萧山区市心中路和金城路的交叉口,矗立着被称作“杭州酒店第一高楼”的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自从2005年酒店落成以来,陈妙林就一直在七楼这间挂着“董事长”门牌的办公室里处理公务、会客,甚至小憩。现在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这里度过,只不过这个可以俯看萧山繁华的房间对外有了一个新名字——“创始人办公室”。


 2017年8月3日,65岁生日当天,陈妙林正式宣布卸任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一职,“交棒”于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自己的首任秘书陈灿荣。


这是一个让外界颇感意外的决定。“意外”之一在于“时间”:为什么在身体依旧硬朗、精力依旧充沛的年纪,早早地选择了“交棒”?“意外”之二在于“人选”:为什么不像很多民营企业家习惯的那样,让下一代来“接班”?


别人眼里的“意料之外”,却是陈妙林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所当然”。陈妙林一再强调,自己是“卸任”,而非“退休”,因为现在的他依旧很忙很忙。


“创始人”陈妙林

就像孩子长得再大、走得再远,也永远走不出父母的视线一样,作为“创始人”,陈妙林对于开元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愫,有着无以取代的牵挂。

 

上午参加湘湖森泊项目灯光和特色度假屋设计方案会议,下午听取江苏金昌物业项目汇报,然后参加宁波十七房二期会议——这是2017年8月4日,陈妙林正式宣布卸任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职务第二天的日程。翻看他的日程安排,此后的每个工作日几乎都是同样的满满当当。


“说是‘卸任’,这几个月其实还是很忙,因为很多工作都有延续性。”尽管陈妙林已经想尽办法“偷懒”,内部会议能不开就不开,签字、审批之类的内部事务性工作也大大减少,但一些处在发展关键期的重大项目他还是“放不下”。


湘湖森泊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准确来说,这个项目的全称应该叫做“湘湖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项目”,算是陈妙林“放不下”的森泊项目组团中的“先锋队员”,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开业。


望文生义,“森泊项目”里有森林、有湖泊,有满满的负氧离子,带着休闲的气质,但仅仅是这样的字面解释,实际上并不能完整覆盖这个新项目的核心理念。


杭州千岛湖开元度假村


“这会是一个兼具休闲和娱乐的全天候综合乐园,以‘主题公园+酒店’的形式来满足短期度假和家庭亲子游的需求。类似的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我们也是经过多年反复去欧洲考察、研究,然后根据开元三十年来所掌握的中国游客的喜好进行创新开发出来的。”和之前的很多项目一样,陈妙林依然选择了在自己的“大本营”萧山打响自己“头炮”,占地290亩,总投资在11.7亿元。继湘湖之后,接下来在浙江德清、贵州贵阳等全国更多地方也都将看到“森泊”的身影。


 除了花心思打造“森泊”、“芳草地”这些开元旗下的新品牌之外,“卸任”之后的陈妙林依然热衷于到外跑,到外去找项目、找机会。做了三十年的旅游,陈妙林很清楚,现在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尤其是不断升温的旅游投资热,是开元不可错过的。


“这波热潮,开元一定要抓住机会,趁势而上。”陈妙林笑言,“卸任”新闻一出,各地政府的考察邀请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很多企业会觉得你这么大一个集团董事长肯定很忙,不好意思来请,甚至有些是碍于我‘开元董事长’的身份,觉得请了不合适。现在我的身份是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浙江旅游协会会长,再加上开元旅业‘创始人’,反而更方便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机会以另外的方式为开元做更多的事。”


陈妙林给自己时限是,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自己真正从开元旅业内部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然后用腾出来的时间去做更多社会性的工作,在“心系”开元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射到整个旅游行业、休闲产业。


“企业家”陈妙林


就像马云之于“阿里巴巴”、宗庆后之于“娃哈哈”、鲁冠球之于“万向”一样,陈妙林与“开元”之间是划着等号的。作为企业家,三十年来陈妙林有情怀,有“野心”,懂得脚踏实地,又不怕大胆尝试,把“开元”从一株小苗延绵成了一片森林。


 说到中国旅游行业,“开元”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2017年岁末,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和中国旅游协会联合公布了“2017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事实上,从2009年这一权威榜单开始发布以来,开元就从未缺席。


“2017年我们排第九,第一位是携程,第二到第八名都是央企或者国企。我们开元是国内最具规模的酒店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星级连锁酒店集团。”但一路走来,陈妙林始终都很清楚,一同“作战”的对手从来就不仅仅是和开元一样、数量众多的民营旅游企业,自己要对标的是“背靠大树”、自带光环的“大块头”国企,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星光熠熠的国际连锁品牌,是手握雄厚资本“杀”将而到的跨界大佬。固守陈规则死,创新激变方赢。


陈妙林的“创新”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1988年元旦,萧山首家涉外旅游饭店——开元萧山宾馆正式开门迎客,站在红毯上迎来送往的宾馆负责人陈妙林时年36岁。就在三年前,陈妙林还在做着跟酒店毫不搭界的事情,在萧山物资局金属公司做经理,调配着萧山区域各种金属材料的购销供应。看中他年纪轻、脑子活,当时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一纸调令,把他从物资局调去了政府招待所,让他对萧山招待所进行改造,并在此基础上筹建萧山宾馆。


宾馆要怎么搞?陈妙林心里清楚,如果还是按照老套路,领导就不会调他来做,留给他的只有“打破常规”一条路。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谁出钱,谁说了算。想要突破一直以来的“招待所模式”,从筹建之初就必须摆脱“政府”,于是陈妙林大胆地提出“不要政府投资”。为了筹钱,陈妙林开始一家一家地跑银行,跑了一趟又一趟,最终筹集到了改造所需的全部2600万元资金,这也使得这个项目成为当时萧山最大的投资项目。


钱有了,人员和经营方式也不能走以往的老路:要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要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之路……靠着这种充分贴近市场、充分调动团队上下积极性的灵活机制,再加上档次高、服务高,萧山宾馆开业不到半年,营业额就达到1800多万元,创税利248万元,一下子走到了全国同类饭店的前列。


长兴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萧山宾馆是陈妙林三十年来创新发展的起点,也是开元集团化、连锁化发展的起点。从这里起步,越来越多的“第一次”和“打破常规”开始不断推动着开元滚滚向前:


1991年,陈妙林投资参股了当时北京化工局在杭州的一家疗养院,将其改造成浙江省首家度假酒店“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


1994年,按四星级标准建造的萧山宾馆贵宾楼开业,生意火爆。同年,浙江萧山宾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元初尝连锁化;


1999年,宁波开元大酒店开业,成为开元旅业集团跨地区连锁经营的首家酒店;


2001年,陈妙林尝试将触角伸向旅游房地产开发,探索“酒店+住宅”的模式,再后来这一模式又不断升级,变成“酒店+住宅+商业”,再变成“住宅+商业+酒店+旅游”复合联动开发模式;


2005年,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和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先后评上“五星”,宣告着开元集团“五星时代”的到来;


2013年,开元酒店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中国的酒店REIT;


2013年-2014年,开元两度迈出国门,先后收购了德国法兰克福的金郁金香饭店和法国波尔多璧萝酒庄,开启国际化征程;


2015年,开元旗下浙江开元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物业公司;


2016年,法兰克福开元名都大酒店正式开业仅一个月后,开元产业信托又以2.15亿元成功收购荷兰埃因霍温假日酒店;


2018年,元旦小长假刚过,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在千年古镇建德梅城开业,是开元旗下新品牌“芳草地”的第二家酒店。就在同一天,开元最高端酒店品牌建德溪西畈开元主题酒店也正式奠基;


……


三十年的时间,陈妙林把杭州郊县的一家招待所变成了一个以酒店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兼具物业、工业等辅助性产业的旅游产业投资与运营集团,下辖企业近200家,总资产超过280亿元。


毫无疑问,陈妙林把企业做大、做强了,但他却总觉得自己还称不上真正的“企业家”,只能算是“老板”,因为他一手缔造的开元旅业集团到目前为止还差了那么一点。


这“一点”就是上市。


“大股东”陈妙林


就像那把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中国最早一批创业成功、已经做大做强了的民营企业家很多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与隐忧:要不要上市?未来要把企业交给谁?作为大股东,挑选接班人也好,推动开元上市也好,陈妙林破题得解的商业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


  准确来说,“上市”是陈妙林一直想做的事,却并不是他现在亲自在做的事。


“上市可以更好地实现股权量化,实现资产证券化、社会化,推动企业发展,利于开元打造‘百年老店’。原来有打算‘卸任’之后我来推动上市这件事,但实际上这件事我现在也不做了,因为这方面我不专业,我连相关的会都不去开。现在是完全交给集团管财务的副总裁来做,这是他的专长。”虽说是“不专业”,但实际上,关于企业股份化这件事,陈妙林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着手进行。


2000年,初步建立起酒店连锁化雏形的开元进行了企业转制。


“当时,我通过转制把自己的股份稀释,把企业股权量化给9个人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像现在接班的董事长陈灿荣有超过8%的股份、一位副总裁有6%多的股份、酒店集团的总经理有5%多,实际上很早的时候,开元超过30%的股份就已经由集团的核心团队共同持有了。”陈妙林透露。


 尽管高管层级的股份早已明晰,但最近几年陈妙林越来越感觉到还是存在问题:“产业慢慢做大、做多以后,各个产业都必须要有自主权,否则就很难调动一线员工,尤其是各板块、项目中坚力量的积极性。”


于是,在计划“卸任”前两年,陈妙林又开始有意识地重点推动开元从上到下的层层股份化工作。


以房产板块为例,陈妙林给出的股份制改造方案是:房产集团15%的股份给到整个房产团队,其中房产集团总经理的股份不少于5%,其他各个管理层级也都持股。但难点是,当时开元整个房产板块的净资产有大约22个亿,个人哪来那么多钱去持股?陈妙林想了个法子:缩股、借钱。


“当时我把这个‘盘子’缩小到10个亿,房产公司老总占股5%的话就是5000万元。但5000万还是拿不出来啊!我给的办法是你自己出资10%,500万,余下90%的我们借给你,按银行基准贷款利息。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之所以这样大费周章,陈妙林说,自己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持股”来让团队实现自我管理,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最终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




另一个更为典型、实现了共赢的案例出现在开元集团旗下的物业板块。


“在物业公司我们同样做了股份制改造,所不同的是最初设计的股权激励机制是分梯度的:你做到2000万的利润,我给你10%的股权;做到3000万的利润,我给你15%的股权;做到4000万的利润,我给你20%。结果2015年,这个公司做上市了。”陈妙林给了上市之后的浙江开元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25%的股权,并在此基础上再拿出10%股权分给团队。也就是说,整个物业管理团队总占股数达到了35%。


“考虑到物管是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很多层的管理,后来物业负责人这边又自愿拿出5%的股权分给团队。”陈妙林透露,这个团队一起努力干的结果就是3年后做到了8000万元的利润,按照30倍的市盈率算,它的市值已经达到24亿元。“即便是占股20%,这么几年下来,也相当于他赚到了4.8亿的身家。”


层层股权化既为开元这艘“大船”提供了强劲的前行动力,也为陈妙林一直以来所酝酿的“卸任”打下了基础。


像绝大多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影响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子承父业”、“家族企业”对于陈妙林有着同样巨大的吸引力,他也不只一次在脑海里盘算过让自己的女儿或是女婿“接班”的可能性,权衡再三却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选择‘接班人’的最终标准就是‘谁能把企业做好’。至少目前两个女儿都还没有这个能力,她们自己也不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交班给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以现在的董事长陈灿荣为核心,还包括财务副总裁、房产高管、职业经理人等总共7个人,大部分人都是开元的创始元老。”在陈妙林的设计里,这个接班的七人董事会团队每个人都持股,每个人也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陈妙林笑称自己是“功成身退”:“把7个人的能力都充分激发出来,肯定比我一个人更强。”

“运动者”陈妙林


除了浙江建工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健还有个身份:浙江省米联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米联公益”)理事长。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做企业也要打好“基本功”,要把握好节奏和时机,更要在最痛苦、最困难的“极点”到来之时咬紧牙关,坚持住,绝不放弃。作为运动爱好者,陈妙林深谙如何将运动精神与企业管理融会贯通,更懂得两者之间亦有区别——任何一场马拉松比赛都有终点,但企业的发展却没有终点。

 

 闻名遐迩的夏威夷,主岛Kona迷人的Kailua Pier海滨,每年秋天,从全球各地挑选出来的体格最强健、意志最坚定的“铁人”便会云集于此:他们从离海岸30米远的水中出发,游过3.8公里长的海域,然后在炎热的熔岩区域上岸,爬上自行车,沿着壮丽的太平洋海岸骑行到达哈维的乡村地区再原路返回。180公里的自行车后还有全长42.159公里的标准全程马拉松在等着他们。


 这些“铁人”是来“朝圣”的。夏威夷Kona是现代铁人三项运动的诞生地,也是这项运动最高规格比赛的举办地。有一天,能去参加夏威夷Kona铁人三项,也是陈妙林的梦想。


“关于运动,我现在还有两个小目标,一个就是去参加夏威夷的这个铁人三项赛,还有一个就是去参加美国波士顿的马拉松。这两个比赛都属于这项运动里的最高殿堂,都不是报名抽签就可以参加的,要先取得专业资格。波士顿马拉松我已经够格了,Kona铁人三项我还不具备资格。”陈妙林很认真地给我们解释了Kona铁人三项的参赛门槛有多高,然后不无羡慕地说起,迄今为止中国只有5个人去到过Kona参赛。


在65周岁的时候还把目标瞄准运动项目中的“最高殿堂”,就连陈妙林自己也说:“因为坚持运动,我的身体可能比不少年纪比我小十岁、二十岁的人都好,所以我选择退下来并不是身体的原因,而是因为年纪大了之后思想、观念会跟不上,不利于企业发展。”


而事实上,因为出了名的爱运动,在陈妙林身上,“运动达人”的标签已然与“开元创始人”的标签同样显眼,不少地方性赛事甚至直接以请到陈妙林参赛为荣,把他作为一场赛事的宣传亮点之一。


 就拿去年11月在萧山戴村举行的第三届山地越野比赛来说,作为运动员代表,陈妙林在赛前的开幕式上上台发言,但其实这是陈妙林第一次跑山地越野赛,他笑称“我是被一群跑马拉松、铁人三项的朋友忽悠了去的”,但懂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在尽力为自己的家乡“站台”。


游泳、骑车、跑步、铁人三项、篮球、高尔夫球……陈妙林在运动领域绝对算得上爱好广泛,每天坚持跑步10公里或者游泳1000米甚至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晨课”。当然,公众知道陈妙林爱运动还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喜欢到处“骑”、到处“跑”了——骑自行车,陈妙林用车轮丈量过新疆、西藏、香港、台湾、法国……马拉松,陈妙林2015年跑了6场,2016年跑了11场,2017年跑了超过17场。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的开元既有骑行队也有马拉松队,队伍规模不小,成绩也还不错。




“运动的乐趣在于,你坚持到最后,并胜利达到顶峰之时,所能获得的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即便是新开张一家酒店都不能与之比拟。”在之前给杭商大学学员上课的时候,陈妙林这样解释运动对于自己的吸引力。


很多人也愿意听陈妙林用他的“马拉松哲学”来阐释企业经营之道,来解释开元的成功。比如他会说,马拉松锻炼的不仅是体魄,更是对心智和毅力的磨练,这些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他也会拿马拉松最痛苦的35公里时的“极点”来做类比:“很多人都在这个‘极点’放弃了,但办企业是退不下来的,如果在中途停下来,那绝对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跑马拉松的‘痛苦’过程让我更加能够去坚持,所以才有开元的今天。”


跑马拉松的节奏掌握也可以类推到企业发展上。“企业管理者要根据自己实力把握好发展节奏,刚开始一定要放慢速度,少赚点钱都没问题,风险控制很重要。这就好比跑马拉松,很多马拉松选手一开始很快,后面体能就跟不上了。如果不分配好精力,在不对的时机发力,最后只会功亏一篑。


运动有乐趣、有启发,不过日常陈妙林最多的还是通过运动来为自己高强度的工作减压、放松。“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跑步的时候是什么都不去想,完全地放空。”


当“卸”下了“董事长”的重担之后,“运动者”陈妙林或许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各地参赛“打卡”,也会有更放松的心态去享受运动本身的快乐。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写给同时代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的这句诗,被陈妙林写进了自己的笔记本。65岁“卸任”之后的新生,陈妙林也才刚刚开始。




对话

Q=杭州日报        A=陈妙林



Q:现在员工们遇见您一般会怎么称呼您?您自己怎么来定位现在的身份?

A:这个问题我们之前确实也商量过。一般书面上都用“创始人”来表述,员工遇见我有的还是叫“董事长”,有的叫“老板”,好像叫什么的都有,怎么方便怎么称呼吧。我倒是希望有一天大家喊我“老陈”或者是“陈老”。

 

Q: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多开始面临“接班人”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现在很多杭商的企业都面临“接班人”问题,接班接不好企业就会衰败,但“谁来接”这个问题要根据企业的状况来看,不能说哪个模式就绝对好,哪个模式就不好。我选的这种接班方式是我觉得更适合开元的。一般来说,自己人接班成本低、信任度高,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企业做大了以后需要社会化,包括资本的社会化。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企业、社会都很重要。

 

Q:“卸任”这件事对于您和开元分别意味着什么?

A:我相信这会是开元新时代的开始。我选择“卸任”不是因为我身体不好,但身体好并不代表你的思想不会老化,所以我要选更年轻、知识结构更丰富的人来接班。而我自己职务卸任不等于退休,我还会继续工作,去“补台”而不是“拆台”,去做一些有利于企业、社会的事。

 

Q:回望三十年的企业发展史,您觉得有哪几件事或者哪几个时间节点是最值得铭记的?

A:一路走来,开元确实经过几个比较艰难的时期,比如2004年“非典”期间,我们旗下酒店的住宿率降到了只有20%,整整4个月的低潮;2012年“八项规定”刚出来,酒店客房、餐饮也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还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4年的房产危机,可以说每一次的经济波动都会带来影响。但幸运的是,开元也抓住了很多机会,几乎每一次的经济低谷意味着机会的来临,最后都成了开元不断发展的新起点。

 

Q: 您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想推动开元上市?

A:上市其实就是一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可以推动企业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不上市,你可能一直都只能是个老板、资本家,很难真正成为一个“企业家”。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资本、资产证券化、社会化,开元才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

 

Q:作为一名“运动达人”,还有什么运动是您接下来希望尝试的?

A:我只是喜欢而已,还谈不上是“运动达人”。只要我跑得动,我就会一直跑下去,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接下来我还有两个关于运动的“小目标”:一个是去参加波士顿马拉松,一个是去参加夏威夷Kona铁人三项比赛。

 

Q:如果有一天可以真正闲下来,您觉得到时的“退休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A:除非躺在病床上,否则我永远不会闲的,因为我爱好很多,朋友也很多,像是运动、旅游、看书、写字等等,不同的爱好都有不同的朋友在一起交流。

 

Q:谈谈您最近在读的书吧。

A:最近在读《南渡北归》,这套书通过写20世纪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傅斯年这些大师的活动来呈现那段历史,比较真实,也真的是让人感叹“这批大师以后就没有大师了”。

还有一本印象比较深的书是《未来简史》,它立足于今天看未来,讲智能机器人时代机器与人之间的矛盾,看了还是引发我很多思考的。




记者 | 涂玥

摄影 | 法鑫

图文编辑 | 徐晟哲

杭州日报财经新闻中心诚意出品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