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订房排行 > 可口可乐,1979的开放标签

可口可乐,1979的开放标签

  • 发布时间:2021-02-06 03:13:28

1979年第一批到达的可口可乐

1979年,恢复邦交的3个小时之后,可口可乐宣布进入,成为第一个重回的美国消费品品牌。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1981年,美国百事可乐公司也紧随其后进入。

重回

回首1979年,可口可乐刚刚重返时,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当时,一般的老百姓还喝不上可口可乐,可口可乐销售对象严格限制在来华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当中,销售地点主要是友谊商店。位于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友谊商店,对于普通人来说已无任何神秘可言,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友谊商店就是奢侈品的象征,1979年的可口可乐大概是4毛钱一瓶。不过,也有人提前喝到了这种洋饮料。据记载,家住西城的周月明老先生的二儿子是外交官,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可口可乐和进口糖果招待亲戚朋友,结果这些“新鲜零食”让客人羡慕不已。

当初在一些普通老百姓眼里,可口可乐只是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遥远美国文化。1981年,,宣告了投资历程的开始。

艰难发展

喝可口可乐曾被争议是否为卖国主义。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已经进入了当时的经济中心上海。因此,1979年可口可乐最初希望将生产线安排在上海。消息一出,便遭到反对声音——“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引进美国生活方式”、“打击民族工业”,种种声音一起向上海市政府压来。

无奈之下,可口可乐将进入内地迈出的第一步放在了北京。当时任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部门经理的佟志广回忆,当初中粮公司只希望小规模引进“试水”,甚至只想在北京设小规模的装瓶厂,于是把厂址选在了丰台五里店中粮北京分公司的一个烤鸭厂里,烤鸭厂腾出一间厂房放置可口可乐瓶装线。为了尽快打开消费者市场,可口可乐总公司在1982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在北京各大商场开展了当代市场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然而热闹的场面没有维持多久。因被指“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可口可乐被令停止内销。,这个“含有中药味”的饮料,自此才逐渐为大陆民众所接受。

风靡

从1979年起,由中粮公司采用寄售的方式先行销售可口可乐饮料。合同是在外贸部大院签订的。时任外贸部部长李强在批复中加了一条:“仅限于在涉外饭店、旅游商店出售。”尽管合作的姿态是审慎和小心翼翼的,但是可口可乐总部显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水闸一经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可口可乐在中心城市的日渐风靡,刺激了饮料行业的发展。随后,一些小型的饮料工厂已经在各地冒了出来,有些甚至直接冠上了“可乐”的名号,出现在四川成都的天府可乐是第一个国产可乐饮料,随后河南出现了少林可乐,杭州出现了西湖可乐,资料显示,当时国内的各类饮料工厂已经超过2000家。

宿命对手

那些年,进军市场的外国饮料,基本上感受不到饮料企业的压力。如今它不但要面对民族品牌饮料的冲击,更大的敌手则来自百事可乐。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几乎是天生的宿敌,二者在全球各地区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尽管百事可乐在其他地区的销量不如可口可乐,但在的势头却好过对手。

在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餐馆里,随处可见百事的立体海报。有个段子是:往往你要可乐饮料时,服务员拿出来就是百事可乐,当你说要可口可乐时,她会用嗔怪的表情让你觉得没有说清楚。

2006年,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这与百事可乐不断启用当红明星代言的宣传攻势不无关系,大批年轻的消费群体更认准百事可乐。面对失利,可口可乐誓要夺回市场,不断调整在华销售策略。(《潇湘晨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