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订房排行 > 榫卯之间诠释匠人精神 全手工打造木作巍峨古建

榫卯之间诠释匠人精神 全手工打造木作巍峨古建

  • 发布时间:2021-08-20 00:15:27


  凸为榫,凹为卯,榫卯相合,撑起了巍峨的古建,连成了精美的家具……


  刘更生痴迷这榫卯,已半个世纪。


  刘更生生来就与木工有缘。他出生在鲁班胡同,父亲是名老木匠。“我听着锛、凿、斧、锯、刨、锉声儿长大,没事儿就鼓捣我爸干活儿剩下的边角料。”刘更生说,他打小就认为自己也要当木匠,“我就没想过干别的!”


  龙顺成,清光绪年间开业,是硬木家具“京作”的代表。刘更生的父亲,是龙顺成的老师傅。刘更生18岁那年,父亲退休,他子承父业,进了龙顺成,当上了学徒。


  瞅着一车间的叔叔、伯伯,刘更生压力挺大,他一点儿也不敢放松,“生怕干不好给我爸丢人!”


  勤奋好学,小心谨慎,可还是闯祸了。


  当时,刘更生刚跟着师父学榫卯结构中的“开榫”和“打眼儿”。


  师父“开榫”开得快,几下就锯得了,刘更生觉得这活儿没什么,“咱有的是力气,师父怎么锯,咱就怎么锯。”


  刘更生迈开弓步,拉开胳膊,“唰啦唰啦”没两下,就听见“吧嗒”一声,榫头折了,掉在地上。刘更生还没反应过来,后脑勺就重重挨了一巴掌。师父暴怒,大吼,“你倒是看着点儿锯啊,好好的东西全叫你糟践了!”


  师父嘬着腮帮子对着木头发愁,刘更生的后脑勺一阵阵火辣辣的疼,“原来,当木匠,光有力气,还差得远。”刘更生暗暗铆上了劲,“我一定要把手艺学精!”


  自此,每天上班,刘更生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傅们干活儿,看手艺,学姿势;下班后,别人回家,他自个加练……


  渐渐地,刘更生摸到了榫卯的“脾气”。


  比如怎么保证榫头不折?“得会听。”刘更生说,快锯到位的时候,锯木头的声音会变得更脆一点儿,“这时候手上就得小心了”;


  “打眼儿”怎么才能让木头不裂?“姿势很重要。”刘更生抄起木料,开始示范——得把木板放在屁股下边压一半,然后拿着锤子,侧着身儿凿……


  勤学苦练,终于手艺超凡。


  1988年,出师不过三年的刘更生参与北京饭店贵宾楼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家具制作,尽管工期紧张,他还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在京作红木家具圈子里闯出了名头。


  去年11月的一天,龙顺成家具制作车间传来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锯木头声,首届“北京大工匠”手工木工挑战赛正在举行。


  一座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42厘米的楠木小插屏,由屏座和屏芯两部分组成,不用胶水、钢钉,只使用榫卯结构拼接,肩口最大缝隙必须小于0.1毫米,既要牢固、严密,又要外观平滑。这考题,难!


  刘更生是8位参赛选手之一,很快,作品基本成型,只见他胸有成竹地把组装好的插屏倒了过来,屏芯很牢靠,竟未滑落,轻轻用手一拉,屏芯很容易地被取下。“这活儿,漂亮!”观众暗暗赞叹。刘更生也因此赢得“北京大工匠”(手工木工)的称号。


  当年的小学徒,如今已是北京金隅天坛家具龙顺成工作室“京作”红木家具第五代传人。虽已被尊称为 “刘师傅”,也有了自己的徒弟,可他还是每天都到车间干活儿,“我这是为了保持手感。”刘更生微微一笑。


  这手感,帮助很多古旧家具“起死回生”。


  2001年,刘更生开始参与古旧家具修复工作。一有空闲,他就一头扎进潘家园旧货市场、古玩店、图书馆,四处搜罗、学习古旧家具的流派、形状、雕花、纹饰……遇到好看的、没见过的,他就用笔画下来,带回家去慢慢钻研。


  前些年,曾有人带着几麻袋的木头残件找到刘更生,希望他能帮忙修复。残件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件,而且残损得厉害,根本看不出原本形状。刘更生咬咬牙应了下来。


  没有图纸,没有照片,客户只依稀记得“像是个桌子”。刘更生先是花了大半年时间,将木头残件一块一块地摆出来,反复“拼图”——先根据纹饰和木头断口的形状,把残件拼接在一起对比着看;然后寻找最大程度接近一个整体的断口和纹饰……


  年代久远,原本的纹饰和断口都被磨得光秃秃的,实在拼接不上,刘更生就查阅古代家具文献,根据仅剩的纹饰猜测整体的图案,“一块一块对着瞅,实在拿不准的就先放着,等别的拼完了自然就能确定位置了。”刘更生说。


  “拼图”完成,刘更生又花了半年时间把出现残缺的纹饰、零件重新制作,再用榫卯结构拼接补齐,外表严丝合缝,看不出来有拼接过的痕迹。最终,一张乾隆时期的透雕龙凤牡丹图案的圆形紫檀包厢转桌完美“复活”,“那一瞬间太有成就感了!”刘更生眯着眼睛,回味着。


  去年,有人想请刘更生帮忙修复一张黄花梨牌桌。刘更生判断,黄花梨的材料不可能做成牌桌,如果真是牌桌,肯定也是后改的。等见到桌子,刘更生更加确信,“这桌子的雕花是典型的明代样式,不可能做成牌桌,更何况四面的抽屉把原本的穿雕都截断了,这肯定是民国年间才改的。”桌子的主人和家里的老人一问,果然和刘更生说的一样。


  最终,一张明代草龙纹黄花梨方桌在刘更生的手中“复活”。


  十多年来,刘更生已参与修复了几百件古旧家具,包括紫檀转桌、元代铁梨木活结构条案、清代攒拐纹琴桌等。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上百个明清红木家具雕花式样,刘更生收集这些宝贝可费了大劲。“咱们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我要把这些好东西都挖出来,整理成册,一代一代传下去。”刘更生说,这是他的目标,更是他的心愿。

来源:北京日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