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订房排行 > 悼念刘晓光 天堂有没有阿拉善?

悼念刘晓光 天堂有没有阿拉善?

  • 发布时间:2021-06-11 19:31:36


1月16日晚19时左右,正和岛岛亲、首创集团原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创始会长刘晓光去世,此时,距离他62岁生日还有一个月。

 

“人生苦旅踱步,终似一缕春风。”这是刘晓光最喜欢的一句诗。2015年8月,刘晓光从他倾注了二十年心血的首创集团退休。二十年来的辛苦与压力,给首创闯出了一条路,给自己积攒了一身病。他的人生苦旅缔造的是一个个奇迹。


出生于1955年2月的刘晓光,原为首创集团董事长,是他带领首创从亏损到资产总值高达1600亿元,1997年到1999年的两年时间里,刘晓光关停首创集团旗下的八家下属企业,并将原来散乱的40多个产业整合为金融、地产、工业与高科技、贸易、基础设施、旅游酒店六大行业。在首创集团发展的第二个五年里,首创证券、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成立或上市。他被业界称为“地产行业的金融学家”。

 

2003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光来到了阿拉善沙漠。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躺在沙漠里,开始了仰天闭目地思考。之后,刘晓光给打电话,给王石打电话,这些地产大佬们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围坐在一起,商讨阿拉善的未来。于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诞生了,他给身边的大佬下了军令状,率先挥起了阿拉善的大旗。“我会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刘晓光曾说。阿拉善是刘晓光的精神伊甸园,也是刘晓光的光。

 

其实按他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安享晚年”恐怕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用他自己的话讲“我都六十了,但我就跟四十多岁似的。”“闲不下来”就是刘晓光的生活写照,他曾说,“别人不愿意退休,我愿意啊,好多事在首创不能做,退休就可以做了。”

 

离开前的刘晓光,正在另一个舞台显现他的抱负与辉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将有效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全面带动国民机制、产业、体制、经济制度、人民权利的改革与升级。

 

“毕十年之功,建立四大平台,形成一个机制,一种态势,产生一个个结果。”61岁的刘晓光用颤抖的身体说,岁月从他艰难的肢体动作中趟过。然而他没能等到那幅图景实现,那是他的遗憾,也是我们的遗憾。

 

2004年4月16日,那是刘晓光在首创的第十个年头,时任《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的边杰陪在刘晓光身边记录了他一天的生活,今天,故事汇谨以此旧文缅怀故人,斯人已去,音貌犹存,天堂是否有你放不下的阿拉善?


刘晓光:每天的生活像打仗


文/边杰

刘晓光 年龄:49岁

身份:首创集团总经理 在任年限:10年

目前生存状况:所管理的首创集团拥有超过170家公司,资产规模350亿以上。每天都很忙碌,很少有休息和锻炼的时间。有一个女儿,在英国读大学,平时很少见面。

 

 2004年4月16日

 

7:20  北京亚运村华汇金润酒店

这家酒店离刘晓光的家很近,被刘晓光称作是自己的第二办公室,在下班时间之外谈生意或者开会常在这里。一大早,刘晓光在这里见了意大利环保署的代表。

 

8:35  从北京赶往天津

记者和刘晓光在电话里约好在北京五洲假日酒店门口见面,一起赶赴天津。上车之后,记者和刘晓光聊起他今天的行程安排,刘晓光递给记者几张纸,上面是他的日程表。“我每周都会拿到一张单子(日程表),我现在不是自由人。”刘晓光半开玩笑地说。

 

刘晓光每天的活动都被秘书写在一张日程表上,他早上出门的时候就带着几张纸的日程表和一部手机,每到一个活动地点,工作人员会把相关的各种文件准备好。按照日程,他今天有三个会要开,另外还有两个商务谈判。

 

早上见意大利环保署的人不在日程之列,但这对刘晓光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约会。刘晓光跟意大利环保署的代表谈了两件事情,一是谈意大利环保署对治理阿拉善沙漠的1000万欧元的赠款。

 

据美国和日本的调查结果,北京的风沙的源头来自阿拉善。2003年10月,刘晓光去阿拉善沙漠,当眼前出现一大片一望无际的沙漠,刘晓光突然跪在沙漠里,“表达着自己的忏悔”,并在沿途写了很多首诗。这是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治理沙漠的一个动因。另外一件事情是意大利有一个环保基金,很多世界著名企业都加入了这个基金,首创也被该基金选中。除此之外,刘晓光也有自己另外的想法,“意大利作为去欧洲的一个跳板,一个门户,我们探讨在意大利投资酒店的可能性。”

 

一路上,刘晓光的手机不停地响着,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接了8个电话,打了3个电话,刘晓光说一天差不多要接打上百个电话。电话里谈的基本上都是公司业务上的事情,包括首创在水务、地铁、公路、燃气上的投资,北京的地产项目等等。刘晓光处理这些公务非常简短,说话干净利落、掷地有声,这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接听完电话,刘晓光就在车里和首创副总宋小海聊天,话题是对首创在人事和一些资本运作上的看法。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刘晓光谈话的内容包罗首创的方方面面,有些甚至是很隐私的“家务”,但他并不避讳记者,这种北方人的直率,也是一种自信感。

 

11:00  天津市电台路某宾馆

这是首创和天津燃气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一家叫首创津燃燃气投资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首创向新公司投资了3500万元,占70%的股份。刘晓光发表了讲话,高屋建瓴地谈了首创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燃气运营商的想法。

 

刘晓光坐在台上,周围是天津市的各级官员和合作方的各层领导,台下是记者们在拍照。我在台下看着他,突然感觉这一切像是一场演出,刘晓光是剧中耀眼的明星,而我则是在后台等待他的人。事后,我对刘晓光说起这种感觉,刘晓光说:“我每天必须见的人有几拨:外商、内商、政府官员。这么大一个企业要运转,一切都得去面对。”

 

仪式完的时候,差不多12点了,照例是庆祝午宴。但刘晓光还要在下午3点之前赶到位于北京西城车公庄的北京环保局,那里有一个会等着这位主角的到来。

 

13:20  离开天津回北京

刘晓光刚上车不久,就在后座上睡着了。半个小时左右,刘晓光醒了过来,高速公路上由于修路造成了堵车,赶回北京的时间比较紧张,刘晓光让司机快些开。

 

刘晓光跟记者聊起了他的一些养生之道:“我也想锻炼,打打球,或者游泳、爬山什么的,可没时间啊!我有一套自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方法:一是心态保持年轻、健康,积极向上,活好每一天;二是上车能睡就睡,回家能睡就睡,能吃就吃;第三,一旦你把一个商业动作看成一件幸福的事情的时候,你的精神会很愉悦,一个完美的商业动作完成后,比爱情和自由更可贵。另外,我经常和人聊天,这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过程。”


车走在西二环路上,刘晓光突然显得有些兴奋,指着车窗外的楼盘或者土地,告诉记者哪些是首创开发的。刘晓光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感,那是一个商人走在自己商业王国中的一种幸福感。

 

15:28  北京市环保局

尽管紧赶慢赶,但还是迟到了将近半个小时。刘晓光的秘书和北京市环保局的一干人等在环保局的大门口,等刘晓光一下车,马上簇拥到了主席台上。秘书顺手递给刘晓光一个纸袋,里面装着活动上的讲话稿,还有一二十份等待刘晓光签字的各种文件。

 

这是一个小型的活动,主题是首创捐赠60万元环保基金给北京市环保局。活动很快结束,刘晓光的下一个活动地点是北京饭店,那里举行的是北京市国企联谊会,刘晓光是副会长,他也想在这个会上谈谈他治理阿拉善沙漠的想法。

 

16:55  北京饭店

联谊会是4点开始,刘晓光又迟到了,从环保局出来已经是4点13分了,路上又堵车,刘晓光干脆利用堵车的时间在车上签署秘书交给他的那些文件。


16:55,刘晓光到达北京饭店。在电梯里,刘晓光面对着镜子,一边照着自己的脸,一边自言自语道:“我每天的生活都像在打仗,22年啦,都是这样过来的。我要不是身体好,早就倒下了。”说完回头对着记者笑了笑。刘晓光本来计划4月13日去同仁医院住院半天,做一次体检(他的血压有些高),另外他最近掉了一颗牙齿也要补上。但由于没有时间去医院,只好作罢。

 

在电梯这个狭小而独立的空间里,我看到了被人称为“拼命三郎”的刘晓光最真实的一面。作风硬朗的刘晓光用9年的时间把一个效益不好的企业发展成为旗下有6家上市公司、3家上市基金,总资产达350多亿的集团公司,但他此刻略显疲惫的面容和那个可爱但令人心酸的笑,让人感到了一丝无奈。

 

出了电梯,刘晓光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北京市国企联谊会上。与会者都是北京市大型国企的老总,刘晓光和他们都很熟。联谊会的最后,刘晓光介绍了自己治理阿拉善沙漠的想法,他计划在中国找100家企业参与进来,每家企业每年需要捐助10万元,一共10年,刘晓光想做一个治理沙漠的基金。会后是聚餐,刘晓光又分别游说每个参会的老总。

 

19:00左右  北京饭店

晚餐后是刘晓光的一个秘密会谈,记者不方便参加。刘晓光约的是一家经营高速公路的私营企业老总,首创计划收购这家公司。


20:30  北京贵宾楼饭店二楼

刘晓光要见的人是德累斯登银行中国区的总裁,这也是他今天的工作中最后要见的一个人。

 

看得出来,这是双方的第一次会面,虽然双方的公司已经接触了一年多时间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谈判,德累斯登银行的代表想做的是首创的管理咨询业务,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公司过去的业绩和在全球的影响力,但刘晓光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首创需要的是德累斯登银行能够引进战略投资者进来,或者是德累斯登银行的直接投资。谈判过程中,刘晓光的自信、精明、干练和大气让记者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善于控制局面的人。最后这个试探性的接触在没有达成任何结果的情况下结束了。


21:25  忙碌的一天结束,与记者分手在长安街

刘晓光走出贵宾楼,首创集团总经理一天的活动在夜幕中结束了。

 

忙碌的一天即将过去,望着刘晓光的车消失在繁华的街灯中,记者站在原地直发愣,半天想起了刘晓光说的一句话:“这么累为什么还如此卖命地干?我是想尽一点社会责任,另外也是一种民族情结,我想把一个中国公司做成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力的企业。”这或许是这位外表强悍而内心却有着诗人气质的总经理每天奔波忙碌的一个动因吧,但记者一天印象最深的还是刘晓光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镜头。

 

在这里,读懂正和岛,
和6000多位岛邻分享财富背后的人生故事。
    

友情链接